第一百三十二節 去來無定 孰醉孰醒(上) (第2/3頁)
晉中鏡中的主要角色介紹 兔兒知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今日起,我監督你,不出半年自會改過來的。”
雨輕淡淡笑道:“到時你可以和甜甜一起練字,無聊時找惜書和憐畫她們說笑,你可是一流的高手,士瑤哥哥不懂武功,所以你這個俠女根本不必與他計較的。”
順風笑著點點頭,又注視著那顆避瘴珠,心道:自己只聽師父提過這世間有避瘴珠,不過極為罕見,他還真是大方,連這樣的寶貝都能輕易送人,雨輕的這位士瑤哥哥不簡單哪。
“雨輕,你昨晚說什麼信有沒有送到,那封信是要送給誰的呢?”順風突然問道。
雨輕微笑不答,想來那封信應該已經送到清河了。
自上次崔琚被處置身亡後,崔家祖宅裡似乎變得沉寂許多,而崔意也有好幾日沒有回來了,連叔公崔隨都未尋到他,甚覺可惱,唯有崔基日日醉酒,渾不在意。
館陶縣郊有一處幽靜的宅院,一位中年男子正坐於竹林間,聆聽著白袍少年撫琴,琴聲潔淨,竹葉隨風搖晃,伴著節拍,似乎能夠洗去疲倦的塵埃。
“道儒,你的琴藝又精進了。”
說話者正是崔宇,崔意的父親,只見他神情淡然,調養了數月,身體比先前好了一些。
崔意含笑起身,親自為父親倒茶,說道:“父親,今日特意喚我來此,不會只是想要聽琴吧。”
“道儒,”崔宇微笑道:“你在處理崔琚的事情上,好像遺漏了一個人。”
“父親是指崔基吧。”
崔意撩袍跪坐一旁,淡淡說道:“他當年去往洛陽,經父親的舉薦,才做了太傅掾,又依附賈謐,楊駿被誅後,其故吏閻纘曾邀他與潘岳等共葬楊駿,他卻畏罪而逃,如今在清河醉生夢死,仕途無望,父親難道還對他抱有希望?”
“崔基身上還有著文士風骨,不會就此墮落,恐怕是另有原因。”崔宇皺眉說道:“楊駿之事,他究竟知道多少,還需細細探查。”
“孩兒明白。”崔意點頭,抿了一口茶,又問道:“父親,楊駿手上果真有先帝遺詔嗎?”
崔宇神色肅然,望著這一片翠竹,沉思片刻,開口說道:“道儒,遺詔之事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不過都未能親見,有人想要藉此重新掀起風浪來,賈后最是清楚不過的,也最為懼怕這份遺詔,因為手握遺詔,或可廢后——”
“可惜誅殺了楊駿,也未能毀掉那份遺詔。”
崔意淡淡一笑,搖頭說道:“幾位王爺開始蠢蠢欲動,暗地裡養私兵,製造甲冑兵器,司馬氏族內部還真是各懷異心,遲早要分裂的。”
“道儒,你覺得齊王勝算如何?”崔宇丟擲這樣的問題出來,似乎是想要了解自己兒子對現今局勢的看法。
崔意似笑非笑的看著父親,慢慢說道:“齊獻王司馬攸昔年被過繼給司馬師,到武帝(司馬炎)晚年,朝廷內外要求司馬攸繼位的呼聲高漲,無奈荀勖、馮紞趁機進讒將其排擠出朝,致使司馬攸氣恨發病,嘔血而死,有時候錯過了一次機會,就再難有第二次機會了........”
“小齊王司馬冏懷有野心,可惜太子司馬遹有張司空等老臣的庇護,旁人想要動搖他的太子之位,怕也是很難的。”
崔宇含笑點頭,喝了一口茶,說道:“你分析得不錯,只要太子殿下安好,其他王爺就不敢輕舉妄動。”
“但賈后向來不喜歡這位太子殿下,皇上又軟弱無能,以後的事誰也說不準,就像弘農楊氏所遭受到的突然打擊,裴令公也因此憂懼而亡,賈后此番的斬首行動,就是要除掉士族領袖,讓我等群龍無首,她便好混水摸魚,打壓各大士族,剷除異己,穩固司馬氏族的皇權。”
“不過此舉也會適得其反,激怒各大士族的後果,可不是她賈南風一人能夠承受得住的,如今幾位有實權的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