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彥梨綻開笑臉,自袖子裡取出錦囊舉到他眼前給他看,笑道:“我跟長姊討來的連翹種子,等種出來了,藥便也配齊了。

三兄往常總愛在這個節氣得溫熱之症,待我配齊了藥,也無需勞動那些人請醫,我自己給三兄熬藥吃.”

秦彥柏溫潤的笑臉上添了一絲無奈,和聲道:“阿梨,我的病並不太重,無須請醫,也不必你一個女郎來替我配藥.”

秦彥梨卻不理他,仍舊顧自說道:“連翹、銀花、苦桔梗、薄荷、竹葉、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這些花草分出主從來,便是良藥,可治溫熱之症。

三兄莫要瞧不起人,待連翹長成了,我必要給你配出對症的藥來.”

秦彥柏寵溺地看著她,低低一笑:“罷,罷,那我就等著三妹妹成就一代良醫了.”

語聲若溫玉入水,直抵人心聽了這話,秦彥梨便“咯咯”地嬌笑起來,一時間竟驚飛了竹林裡麻雀三兩隻。

看得出,他兄妹二人感情極好,畢竟是一母所出,那種血緣親情遠非旁人可比。

兩個人便立在屋門前說了會話,除了一開始時秦彥梨輕聲說的那幾句外,剩下的不過是些家常話,若是不相干的人在此,只怕要聽得打嗑睡。

約莫半刻鐘的樣子,秦彥梨便辭了出來,秦彥柏跟在她身後送她,一時又笑道:“你看看我這裡,全都是你種的花花草草,什麼薄荷、夜來香、七里香、艾草,到了夏天真是能叫人聞一下就得打噴嚏.”

秦彥梨轉盼四顧,面上便飛起了一個甜笑:“這些都是能驅蚊蟲的花草,三兄莫要嫌棄它們不好看,有用便成啦.”

她說著便去拉秦彥柏的衣袖,一副小女兒家的情態。

秦彥柏由得她拉著袖子,直到橋外的竹林邊,秦彥梨方才依依作別,一身素裙映在翠綠的竹葉間,漸行漸遠。

送秦彥梨離開後,秦彥柏卻也不曾回房,而立在橋頭,負著一隻手,望著橋畔流轉的水波出神。

便在此時,竹林裡驀地走出來兩個人,正是小廝阿義與使女阿葵,兩個人合力抬著一隻大食盒,顯是去領了午食回來的。

見秦彥柏獨自立在風口裡,還不時咳嗽幾聲,阿葵便忙將食盒往地上一擱,疾步走上前去柔聲道:“郎君如今還病著,若是拍了風可不好,還請您快些屋吧.”

阿義也在後頭跟著勸了兩句,秦彥柏便溫顏一笑:“哪裡就這樣病得重了.”

說著又咳嗽了兩聲。

阿葵娟秀的臉上滿是關切,上前扶了他的胳膊,柔聲道:“郎君還是回屋吧,外頭風大.”

秦彥柏輕嘆一聲,到底還是扶了阿葵的手,慢慢地回了屋,躺在了榻上。

阿葵忙前忙後,先服侍他喝了溫水,又替他放下帳幔被褥,復將一旁的窗扇也攏了,方才輕輕退了出去。

直待她的腳步聲消失在門外,躺在榻上的秦彥柏,方才斂去了面上的笑意。

他微勾了唇角攤開手掌,在他的掌心裡,躺著一張折起的小紙條。

盯著那張字條兒看了好一會,他的眉宇間忽地掠過一絲深重的哀色。

風過高牆,又轉瞬遠去,東樓裡兩兄妹之間的秘密,被層層綠陰所掩蓋,無人知曉……時間很快便到了三月末,菀芳園中已是草木蔥蘢,花香與樹影交織,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時刻。

斬衰孝期已過大半,該守的規矩便不如從前嚴苛,比如飲食上便能吃些蔬菜水果之類的,府裡也不再禁著說笑了。

也正因如此,今年的菀芳園比去年要熱鬧了好些,倚水亭畔、臨波橋邊,時常便可見三兩個女郎或者郎君,或捧書誦讀,或提筆作畫,再不濟也要坐在亭子裡繡上一會花,順帶著欣賞園中美景。

賞玩風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