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舀水洗了洗手,將簸箕上的白菜拿出來,摘掉外層的葉子,先橫切一刀撕開成一半,再將一半中間切開撕好。
“東北邊的小國慣常吃這種醃菜,他們地方貧瘠,飲食上也沒什麼花樣,只要有這醃菜就可以應付了,白菜先放一旁,我教你做醃漬調料。”
封嬤嬤切了一點兒蔥段、梨削皮切絲,拿了個盆裝起來,放了辣椒醬和辣椒粉以及鹽、蝦醬等等調料,再把這些調料抹到白菜裡面去。
“這個醃菜抹了調料馬上吃也可以,醃一個月再吃也可以,就是酸一些。”
汪以芙撕一點兒嚐了嚐,立馬吐了,皺著臉說道:“好鹹。”
封嬤嬤笑道:“他們那裡這菜就是用來佐大米飯用的,當然鹹,快喝水。”
做完了這醃菜,封嬤嬤又做了小孔成花的胡餅,說了白軟餅夾烤肉的做法,“其實宮裡慣常做的羊肉紙皮包子,也是西北邊傳過來的,宮宴上傳這個菜,他們也是吃得慣的。”
汪以芙將這個用筆記下,封嬤嬤又教起了北國乳酪餃子和羅宋湯的做法。
封嬤嬤教了一上午,汪以芙又依著她說的方法做了一遍,中午兩人就著做出來的菜餚草草解決了一頓午飯,下午封嬤嬤又教了好些東西,教到酉時才結束。
“今日學的也夠多了,你晚上好好消化,明日還有好些東西要學呢。”
“以芙知道了,多謝嬤嬤。”
汪以芙把封嬤嬤送回屋,再走去內教坊練習場,路上一直翻看今日筆記,看著看著越來越覺得有意思。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食材,還有不同的信仰,飲食上就顯出區別來,反過來從飲食也可以判斷這人來自哪裡,信仰如何。
北方幹寒之地喜歡食用大油大肉,南方溼熱之地就喜歡吃辣吃香料,北方的大油大肉細分起來又有鹹淡上的區別,南方的香料、新鮮香草亦是各有千秋,每個地方吃的味道都不一樣。
快到練習場,她便將筆記先收起來,見東殿人少,就在東殿找了個空灶,將可用的食材理了理,又洗乾淨封嬤嬤方才給的兩斤牛肉,開始做起了菜。
罐燜牛肉,草扎東坡肉,糖醋鯉魚,滷水豆腐和鴨翅,荷葉餅卷菜還有中午學的羅宋湯,中午做的醃漬菜,她也帶來讓嶽鴻和杜京墨嚐嚐。
嶽鴻進了這東殿廚房,聞到好一陣香味,感嘆:“廚房裡面就是香啊。”
“嶽大哥你來啦?”
“怎麼,京墨還沒來麼。”
“還沒見著他,嶽大哥先吃點兒冷盤喝點兒酒吧。”
“我先瞧瞧你做了什麼好吃的。”
嶽鴻走到那灶前的桌上看了看,喜道:“這麼多菜?”
“現在我手熟了,這些做得都快。”
嶽鴻彎下腰在東坡肉上用手扇了扇香氣,笑道:“這醬香味聞起來可真正宗。”
汪以芙遞上筷子,說道:“嶽大哥若是饞了,就先嚐嘗。”
“那可不行,還是得等京墨一起。”他轉過身去,對著灶上文火溫著的罐子又問道:“這罐子裡的東西好香啊,是什麼。”
“牛肉。”
“這有豬肉、牛肉、魚肉、雞肉,怎麼不見羊肉呢?”
“嶽大哥你想吃羊肉麼?你早說啊,明日再給你做如何?”
“有的吃我哪裡會挑嘴,只是隨口問一問。”
“京墨不愛吃羊肉,在內教坊羊肉也難得,所以我就沒做了。”
“京墨不愛吃羊肉?這我還真沒注意過。”
“京墨不僅不愛吃羊肉,鹹口的太重了他不吃,五花肉他也不愛吃,魚若帶點兒泥腥他是一點兒都吃不得的……”
汪以芙滔滔不絕說著杜京墨的飲食喜好,眼角帶著笑,臉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