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我就帶你們上山,你們這段時間且躲一躲,我從山下給你們送吃的,等風聲過了,你們再下山來。”

嶽鴻道:“如此最好。”

汪以芙和嶽鴻今晚遇到那些人,多少有些擔驚受怕,整晚沒睡,天還沒亮,朱嬸子就帶著他們上了山,在山林中提了盞燈,在樹林間攀爬。

爬到半山腰的時候,天光亮了,他們找到了在山腰上的一塊小平地,這裡用木柵欄圍了個小院子。

那小院子的門直通裡面的茅草屋,院子前半邊的土被人翻動過,可惜久無人住早荒廢了,雜草長得有半腿高。

三個人推門進去茅草屋,頭上落了一大堆灰,都咳嗽兩聲,揚了揚手。

這茅草屋裡就是一間大通屋,屋中心一張方桌子,兩條凳子放兩旁。左邊搭了個灶,右邊地面上還有前面人留的被褥,已破舊不堪,連個正經床都沒有。

朱嬸子臉上有些掛不住,可路都走到這裡了,也難以回頭,總比讓人抓住了強,勉強笑道:“咱們掃一掃,只住一陣子,委屈兩位。”

汪以芙安慰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這環境也不錯了,比皇城裡的一些屋子還強些。”

嶽鴻附和道:“有個墊地蓋天的地方,能住就不錯了。”

這個地方離寶禪寺不遠,離山泉水溪流也不遠,三個人花了一整天提水來打掃房間,嶽鴻將院子裡的雜草挖了,整了整地面,朱嬸子說明天帶些種子上來,開春剛好種上。

他們整理的時候,才發現屋前有一棵菩提樹,樹枝細幼,長勢不太好,嶽鴻砍了一些枝,笑道:“春天來了就好了。”

中午吃了帶上來的幾個餅,晚上汪以芙就揉麵給他們做了一碗素面吃,雖然一點兒肉腥都不見,勞累過後都吃得美滋滋。

這又難免讓她想起在內教坊時,陳嬤嬤給他們做的那碗素面,也許就是在教導他們,活此一生,必然也有這樣的時刻吧。

後來的日子,他們缺什麼朱嬸子就給他們帶上來,種上菜,備好糧食,日子過得竟然不算差。朱嬸子甚至問彪姐要了一個小石磨,連著黃豆背上來給他們用來做豆腐吃。

小院有了炊煙,嶽鴻每日上山砍柴,除了自己要用的,就給朱嬸子送去,多餘的賣些錢,又給他們買點兒日常要用的東西。

嶽鴻在山裡不僅找到了柴,還找到了不少春筍和野蘑菇,汪以芙見了,笑稱吃素肉了,切成片一炒,滿屋子都是山珍的鮮香味。

在食物的煙氣中,看到汪以芙繫著圍兜在大鐵鍋中炒菜,嶽鴻時而看得醉了,有些恍惚,好幾個瞬間誤以為這就是他的家了。

門前的菩提樹也慢慢長起來,一日汪以芙和嶽鴻早上正在屋裡吃麵,寶禪寺那邊傳出來獅子喉般的唸咒聲音。

那聲音是一群人在吟唱,在山中迴盪,一陣一陣像悶雷傳過來,汪以芙放下筷子,被那聲音吸引走出門去。

“嶽大哥,他們在唱什麼?”她回頭問道。

嶽鴻端著碗吸著面,走到她身邊仔細聽了聽,說道:“應該是楞嚴心咒,寺裡應該在做法會,或者有高僧大德來寺,才有這麼多人一起唱誦。”

“每日早上聽鐘聲,傍晚聽鼓聲,還以為他們只會敲鐘鼓和木魚,沒想到還有這等功力。”

“你如果好奇,今日咱們就去寺裡看看。”

“好,我們去看看。”

今日有晴空,又有潔白乾淨的雲,從他們這去寶禪寺,走路過去不過半柱香的時間,寺裡香火鼎盛,藍煙昇天,一群一群的人爬上山來拜菩薩。

進門以後的大雄寶殿塑了阿彌陀佛的金身,布衣百姓都在對金身磕頭,虔誠閉眼。

嶽鴻帶著她認佛像,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每個菩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