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功勞也能坐上高位,大家還不會有什麼異議的存在,所以選擇外戚就是選擇了簡單模式。

不過這一次公羊派不想再經權了,或者說公羊派傾力培養出來的老大。

對,王莽不是和霍光一樣的公羊派大佬,而是公羊派學說的老大,也就是當初董仲舒的那種地位,在公羊派內部是真的說一不二。

他不想經權了,他想要覆上古三代之治,成為一個理想王,建立一個完全屬於儒家的理想國,成為“先王”,孔子要法的那種先王!

這貨的未來是成功了,因為西漢皇室自己的腦殘以及王莽那開了掛一樣的能力,還有王莽的謙遜以及田陳篡齊的手法,他成功的讓自己王田陳氏,再次在漢朝成功的買下了天下。

嗯,王莽的先祖就是篡齊的田氏,在田氏被滅的時候有一部分跑回了潁川,把自己改回了陳姓,還有一部分把自己改了王姓,王莽就是這一支出來的。

所以說田陳篡齊這種大斗出小鬥進,市恩買義的手法在人家家裡是祖傳的手藝了,再加上天下的儒家都對出一個理想王有那麼幾分意思,於是王莽就成功了。

至於為什麼王莽會弄出遊標卡尺,那是因為這東西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只不過是墨家的秘傳而已,而秦國能玩出標準化的生產就是因為有標準的測量工具,遊標卡尺只是其中之一。

還有王莽仇視農奴制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農奴制不是三代之政,在三代時期奴隸都是被打敗的外族,而不是本族,所以王莽禁止了農奴制。

而王莽的土地國有制,禁止私人買賣土地,也是和三代之政有關的,因為在封建時期土地就是不允許買賣的,井田制就是不能買賣土地的,而王莽的土地國有制,就是復井田。

總之王莽的一切做法就是為了法先王,然後成先王。

這一點不得不說太符合公羊派想要製造出來的理想王了,所以在王莽執政前期,王莽就像是開了掛一樣,每一步都是在被萬民稱頌中完成的,即便是他的篡漢,也是天下萬民所期望的。

然後王莽法三代先王的王道復古,讓大家知道了這就是個瘋子,然後天下所有的世家和學派(這兩者在先秦時期好像沒有什麼區別吧,每一個世家都是諸子傳下來的,都可以說自己家就是一個學派。)都反了。

他們允許王莽篡漢,自立為王,但是不允許公羊學派的理想國出現,因為一旦出現了理想國,那其他學派就有可能被打成偽學。

於是道統之政就開始了。

公羊派使出了自己的全部能量,進行了最後的掙扎,然後還是被直接的打殘了,不過他們在最後時候還是拋棄了自己的老大王莽,投靠了劉秀,然後在東漢再次成為了官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