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道了王莽的一切後,嗯,怎麼說呢,大家都是蠻失望的,畢竟這是一個被大家公認的穿越者,結果卻是儒家三代之治的實踐者,不少人都是有些接受不了。

不過,這一次暴力破解之後,王莽也是廢了,這是廢掉的第三個王莽了,劉驁時期的王莽還是個剛剛步入公羊學派核心圈的大佬,倒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是知道了他不是穿越者而已。

第二個王莽是漢哀帝時期的人,這個時候王莽已經被天下稱頌了,不過也不是穿越者,而是公羊學派的第一人了。

這第三個王莽是漢平帝劉衎時期的王莽,大權在手,強行的把年紀最小的劉衎推上了皇位,這個時候他已經想要成為天子了。

而這三個王莽沒有一個是穿越者,但是大家看到的只是一個儒家大佬如何成長成篡漢權臣的故事,精彩到時挺精彩的,但是大家卻發現了一點,那就是公羊派的好多學說到了後世也是存在的而且還是被奉為圭臬的。

比如微言,大義,經權說,天人感應和天子一爵,這些東西都被後世繼承了。

微言,大義成了一個東西,天人感應成了限制天子的必須品。

而經權說在明代達到了高峰,出現了一大批的權臣,只不過沒有再尊理想王了,而是都尊現時王。

至於天子一爵,儒家一直都是認可的,只是從來都不張於口而已,要是不認可,天人感應的申天以屈君也不會出現了。

總之在看這些的時候明朝的皇帝們都覺得大家是在看他們,而孟子在發現有人看他的時候,直接的擼起了袖子,一副要打架的樣子。

這一大段時間裡儒家一直都是挺慘淡的,不管是哪一家都想著來偷襲他們一波,就連農家這個不參與學派爭端的學派,都在時時刻刻想著敲儒家的悶棍。

這讓儒家的現在第一人有些暈,而後世儒家的表現就更讓他暈了,居然沒有一個能打的,當然那些人身體素質都很好,但是不能打有個屁用,在春秋戰國時期不能打的學說都已經被人打死了,好麼?

而且一個個的還跑到他面前講著微言大義,想讓他認同,認同個球呀認同,他都不知道自己的是這麼個意思,還微言大義,去死吧,要不是竹簡刻字太累,鬼才玩什麼微言,大家都恨不得把自己的學說寫的越直白越好。

而厚實和有病一樣,把簡單的弄複雜了,把複雜的弄成天書了,這麼說吧孟子這個鬼東西,孟子自己再加上那些集註以後都是看不懂的好麼?

他自己都想說孟子寫的是什麼鬼玩意。

但是為了面子也就沒有說出口。

不過他和後世的儒家也是頗有些老死不相往來的態度,尤其是宋代以後的,完全是些什麼鬼玩意。

不過不知道為什麼,他和想把他移出孔廟的朱元璋到有些合得來,兩人倒是經常的湊在一起玩耍,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而且朱元璋還透過孟子招攬到了不少的百家弟子,比如蘇秦被他給聘來了,然後又送到了李建成那裡,當然了這件事沒有人知道,就像是大家不知道始皇帝聘了張儀,請他去了李世民那裡一樣。

這些事都是沒有人知道的。

反正那兩位在這個世界倒是玩的很是開心,挑動世界的征戰,在他們了兩人看來這才是真正的有意思。

總之李唐皇室的大內鬥裡面他們兩人可是出了不少的力呀。

至於墨家現在已經全員的轉向到了現代科學下面了,他們這些有錢有閒有技術的古代理工宅男們,在主世界可是極為的適應,覺得能有這麼多的新知識學習實在是太好了。

然後他們就和墨家的遊俠進行了切割,遊俠們和儒家的爭鬥他們是一點都不參與了,因為沒有時間。

而道家的幾十個學派分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