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低頭就掉下來淚來,更陷入深深的自責:“都是娘不好,是娘沒用。”

王大花一這個樣子,許梅就受不了了,乾脆低頭做針線不吭聲。

許棠寬慰王大花:“娘不要這麼說。現在家裡艱難,咱們每個人都得努力。得擰成一股繩,一起為家裡生計奔波。”

既然定下來兩種方案,許棠少不得還要好好和她們商量商量,做什麼吃食。

許棠想了想,覺得最合適的是米糕:“現在家裡剛好收了米。光賣米也是賣不了多少錢,咱們就做米糕吧。”

這個簡單,容易做。

而且,一個小小的,也好賣。

最關鍵的是,價格便宜,老少咸宜。

王大花聽許棠的:“棠花說得對。”

許梅看見王大花這幅樣子就生氣,不過好在還是有理智。

所以,許梅也點點頭:“那就做這個。不過怎麼做?”

要做米糕,得先有石磨。

把米磨成粉。

關鍵是,還得知道怎麼做出來。

許棠既然提起這個,自然是會的。

太后有一段時間,就愛吃這個,而且做得十分精緻可口,所以幾乎太后宮裡的宮女都有口福嘗過。

做這個點心的,是太后小廚房的一個廚娘。

許棠和這個廚娘關係不錯,偶爾也去幫忙打下手,所以倒偷師了好些東西。

要不是在宮裡做吃食太擔風險,太操心,她倒是差點去廚房當差。

許棠憑著記憶將方子想了出來:“咱們就用糖,還有米粉,糯米粉就行。然後找人要點兒蒸饅頭的母子。”

蒸饅頭的母子是關鍵。

那是要用來發面的。

面發得不好,就酸了,那是沒法吃。

“娘,你去借個石磨回來。明兒我託人買點糖回來,咱們先試試做一回。”許棠如今是有點兒興致勃勃——米糕也是很美味的。

許棠堅信,肯定是能賣著錢。

就算不多吧,可總算是第一步。

“至於胭脂水粉,我回頭去說服少爺那個丫頭,讓她幫著做。然後咱們拿去賣,給她分紅。”

許棠把這些事兒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倒叫人信服。

許梅聽著聽著,也是忘了自己的懷疑和不信任,聽得幾乎入了神。

王大花畢竟還是年長些,又常年做飯,這個時候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還得要蒸籠。是蒸多大個的?是像饅頭那樣麼?”

許棠搖頭:“不,咱們找隔壁的李爺爺,幫著編幾個小蒸籠。”

一面說,她一面比劃一下:“最簡單的,就用刀切成塊就行。精緻些的,咱們做成這麼大,用小蒸籠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