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自然有他的邏輯和做事方法,旁人只用提一個大思路,他就能自行完善。

這多省心!

林若妍笑道:“這些事慢慢來,不過你的科技公司一開始就瞄著海外的話,或許更能迎合上面的意思,也少了國內的競爭壓力。這些內情你將來也要和產業園區的管理部門多溝通,他們應該能給你更多支援。”

林若妍是用後世人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的,從千禧年初國家就大力鼓勵文創和自己的原創動漫、數字娛樂產業,並不是只守護自己的精神家園,而是存了文化輸出的大邏輯,厚積薄發,從無到有漫長積累,量變終於質變,才會有二十年後國產遊戲風靡全球的輝煌。

“還有,林總,您最初提過智慧手機,每次我們研發新款軟體你都反覆提醒,要留心手機應用的一些可能。這個我一直關注國外的動靜,北美和歐洲已經有苗頭了。”郝河山又提了一句。

林若妍忽然想起了吳成豪,這位穿書第一次宴會上遇到的相親物件,在之後就沒有主動聯絡,不過去年歐洲旅行的時候意外遇到,他好像就在參加相關行業研討。要不然,讓郝河山向這位取經?

郝河山在電腦軟體程式設計領域是大拿,未來手機的發展,以及國內相關產業的動向可能吳成豪說的更專業。

於是她把吳成豪的聯絡方式給了郝河山。

和郝河山聊完之後,她又給吳成豪撥通電話,打算只是告知對方,郝河山將來會聯絡他,探討一些專業問題。

她說:“吳總,您還記得我麼?林若妍。”

吳成豪怎麼能忘了呢?自從那次歐洲見面之後,他一直對林若妍念念不忘。林若妍已經給他發過好人卡,他知道無緣結婚,不過林若妍的兒子林夢溪是天才啊。他當時多留了心眼加了林夢溪的企鵝號。

林夢溪也不見外,時不時會問他了解一些手機和人工智慧方面的資訊,在學習相應資料書籍的時候,看不懂了也會問他。

就讓他不得不生了一絲幻想,會不會是林若妍讓林夢溪問的?

其實林夢溪很“海王”,他的企鵝號裡有專門的分組,按照對方擅長的學科領域寫了備註加名字,遇到哪一科的難題,他都會群發訊息給相關朋友。不拘泥於國內的,上一次在歐洲認識不少,後來他和花萌萌學了翻牆到境外的論壇,又針對自己需求認識了一些朋友,用歐美的一些聊天軟體都加了好友。

所以他每次發問,並不指望某一個人能立刻回答,這些被他提問的人能有人回答就可以,多種答案不一樣,他也可以比較研究,兼收幷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