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大企業的套路 (第1/2頁)
開局虧錢虧成億萬富翁 幻如空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劉老闆耐心解釋道:“我們的大國企來海外,不管合同談沒談成,一開始的投入都不會少。不捨得下本,大專案怎麼可能有機會呢?
舉個例子吧,袁總那邊安排的前期專案經理,一開始什麼專案都沒有,就帶了三千萬經費來,還是不用發票的那種錢。光桿司令一個,他自己組班子,當地僱傭僑胞保鏢兼司機,從國內招了兩個小翻譯兼助理。這位專案經理自己除了平時西裝革履出門跑關係,私下裡就是老頭背心全能打雜的,買菜做飯租房修電器,樣樣都拿的起來才行。”
林若妍對於這樣的前期專案經理很敬佩,孤身一個懷揣鉅款到不熟悉的國家,從無到有一點點鋪好關係,找對門路,這需要抗挫折的能力,以及極強的綜合能力。另外她也好奇:“國企財務管理那麼嚴,能有不用發票的錢?”
“做海外專案,哪能都有正規發票?當地許多小票都可以用,賬目寫清楚就行。反正不給拓展經費怎麼做事呢?私企能容易鋪開市場,就是財務管理的不嚴格。國企要想鋪開來,有些在國內的原則就必須突破、變通,適應海外的需求。”劉老闆頓了一下,語氣放輕鬆不再提那些敏感的內容,換成了其他的,“你知道這位前期專案經理到了之後,要求第二批來送來的是什麼人什麼物資麼?”
林若妍皺眉思索:“難道是勘探或者建設方面的專家,要不然就是什麼種田大佬?讓他們帶著一堆國產裝置來實地考察?”
劉老闆搖頭:“這位前期經理啊,讓國內送來的第二批人,是廚子和退伍兵出身會用槍會打乒乓的保安。而貨物呢,要的是十人大圓桌,好幾個銅質大火鍋及配套炊具,以及兩個摺疊乒乓球檯。別問我怎麼知道的,我去現場見識過。”
林若妍這是真吃驚:“為啥這樣?”
“你以為來了就能開展正經業務啊?很多專案都是先鋪墊半年一年的關係,才有機會。國人最大優勢,餐飲和乒乓社交,人家前期經理專業就做這個拓展的。
當地人不是到點下班週六日休息麼?他就專門租了大別墅,請各種朋友來他家,國內一級廚師做的各種精緻菜餚,吃過一頓絕對還想來第二次。乒乓球也是,搞搞友誼聯賽,週週都能聚一下,一來二去就各種熟絡起來。
他從國內招的翻譯小姑娘也特別給力,X語專業的,沒畢業就來實習了,當地口音學的特別快,性格開朗活潑,就很受高官太太喜歡。後來那個B省的大專案能拿到,肯定是有這個小姑娘的功勞。”
“那我其實是來蹭好處呢。”林若妍若有所思,“啥也沒幹,就得了這麼好的機會,我心裡越發沒底了。”
劉老闆很喜歡林若妍這樣謙虛的態度,不像有些做大買賣的後輩年少輕狂,他就多說兩句:“袁總那邊大合同只是草簽框架,他願意帶你來,就是希望能借力,把大專案全拿下。你講的理念打動了他,同樣也能打動當地管理層。為民謀福利是好事,看你到時候怎麼說,能讓雙方都更感興趣。”
忽悠概念,林若妍最擅長了,何況原書情節裡大略都提到了。
玻瓦國是個需要選票的國家,總統雖然很受愛戴,不過任期也是要按照憲法規定的來,到了年限必須再次選舉。反對黨那邊為了上臺,自然是要利用好每次大選的機會。
所以目前執政黨會做一些務實的事情,讓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切實得到好處。當地人缺什麼呢?住房和工作崗位,這兩樣很剛需。而平地造新城,同樣的配套基建也必須能跟上。
國內去的大企業基本上是圍繞上述題材發展的。修橋鋪路開荒種田,接下來就是搞房建。
林若妍這些時日在當地親眼看了不少住宅專案,老舊小區都是發達國家給造的,大多數是商品房,給老外或者是當地有錢人住的,這樣的樓也有一些爛尾情況,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