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人根本沒見過的各種新鮮蔬菜,配合著餐館裡一道道精美佳餚,不僅征服了當地恩州人,也讓沒見過真正美食的老外沉迷。

現在這位劉老闆經營了好幾家餐館,玻瓦國所有大城市都有連鎖,農莊也是如此,越來越大,不僅給自家餐館供材,還給玻瓦國頂級的幾大食品巨頭和超市供貨,甚至銷售到了周邊國家。畢竟周邊國家的僑民也逐漸增多,飲食上肯定有需求。

這充分證明了,在國家號召走出去的大戰略開始之前,民間早就有不少人成群結隊去了海外謀發展。大戰略是有充分民意基礎的,在這些基礎之上設計的內容推行起來也會更容易。

與劉老闆見面後,林若妍瞭解到一個資訊,有一家大國企近期要在玻瓦國B省興建大農場,那個省是現任總統查W斯的家鄉所在地。除了科學種田的農業專案之外,還有配套的水利工程以及新鄉鎮住房計劃。

把分散居住的當地人集中到新鄉鎮,守著大農場工作,也可以搞集中的教育,以及發展食品加工等等產業。房子都是免費配給,國家買單。

過去人們都是東一個村子,西一片房子,來往交通很不方便,居住條件比大城市差遠了。這也不能怪當地建築水平低,由於當地的氣候實在是好的很,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全年無需被子,躺在樹底下過一年,還經常被樹上掉下來的開口即食的食物砸到,就沒有什麼住房需求。

而且他們國境之內已經將近一百年沒有地震過了,隨便揀點鐵皮、塑膠布就能搭個遮風避雨的棚子,傳承幾代不倒,人們也就隨遇而安,沒有努力的動力。

原本那些發達國家來這裡就是去海邊大城市旅遊度假,哪裡管內陸那些窮困人民的死活,自然不會花錢給他們修路蓋房搞建設。現在我國要幫著他們發展內陸省的經濟,建設農場,居住配套,正規的學校和醫院也都要搞起來,當地自然歡迎。

說是新鄉鎮,其實與冀省XX新城差不多了。從無到有,一兩年不止要蓋出房子,還要住滿了人。建設要快,質量要好,規劃必須結合未來的一些產業佈局。

林若妍越聽越高興,這不正是她能參與進來的專案麼?搞新城的套路她熟悉,大國企搞道路基建、農業和工業,她能不能分包建設一些普通住宅?

在大家的印象中,當地窮困,讓直接付貨幣購買上述工程服務是拿不出有價值的現金的。但是當地產石油和我國稀缺的礦產。有這些資源兌換,我國就可以自帶投資過去,用各種技術服務換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