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南美的明珠 (第1/2頁)
開局虧錢虧成億萬富翁 幻如空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林若妍核對了原書劇情中提到的事情,前幾年玻瓦國總統查W斯上臺後,歷經改革,將資源掌控在了國家手中,他本人也很親近我國,試圖擺脫歐美的經濟控制。他執政期間,與我國交好,雙方高層領導人互訪頻繁,兩國簽署了大量經貿合作協議。基建類、房建類、工業農業涉及各個方面,林氏相關企業還有李一琪成立的公司,也都參與過相關的貿易,獲利頗豐。
既然書中都寫了,林若妍決定親自去看看南美的機會。不過去之前要做好各種準備。
出遠門尤其海外帶保鏢必不可少,國內的治安是世界頂級的,而出國後面臨的環境,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比國內的治安差遠了,海盜、持qiang搶劫的,搶了東西還殺人害命的太多了。
再有就是申辦簽證,走什麼途徑,普通私人護照商籤,還是儘量去搭上大國企的船,尋求到更高階層面的接觸,這都要提前運作。在海外,私企單打獨鬥,不如跟上大國企的步伐更省力氣。
現實世界裡林若妍跟過海外的專案,也是去的南美洲一個類似玻瓦國的國家。那裡是南美洲璀璨的明珠,各種值錢的礦包括石油在內都有豐富的儲量。
以前那裡是北美髮達國家的後花園,當地的經濟也發展過一波,主要的港口城市修的漂亮,氣候宜人。不過被掠奪的資源國家後繼乏力,富的只是買辦,當地普通勞動人民尋求更合理平等的待遇,於是國家發生了變革。
書中也基本上是這個劇情,民選的總統查W斯上臺之後,牢牢掌握軍隊勵精圖治,將能源、礦企和土地收歸國有。這固然得罪了一大票資本家買辦階層,但是陣痛之後,國內民生得到明顯的改善。
這位總統主動出訪多國,尋求發展幫助,我國和許多國家也都紛紛前往投資,拉動當地經濟。
書中描寫的玻瓦國早在兩國關係密切發展前,就有粵省恩州人祖祖輩輩去那邊做生意。到了千禧年之後,當地聚居的恩州人不下二十萬,這都還是我國國籍。他們年輕時飄洋過海去海外闖蕩,努力奮鬥十來年,賺到錢了,榮歸故里蓋房養老,一代代就這麼過來了。
據說恩州有不少人整村整村都是這個套路,孩子九年義務教育結束,就跟著父母或者同鄉去玻瓦國,尤其後來那邊內部出現了穩定發展期之後,對我國非常友善,私人護照申請商務簽證也很容易,國家整體經濟水平不錯,去那裡“淘金”的人就很多。
所以當地除了官方講X語之外,看著像國人或者僑民的大多講恩州話或者粵語,講普通話的少。
林若妍在粵省投資了傢俱廠,透過胡泉也認識了在玻瓦國有生意的劉德利劉老闆,國內見了面,說是將來再去玻瓦國首都見面。
劉老闆在玻瓦國最早是開餐館的,後來發現當地農業太落後,肉類食品從南邊的Aa根廷進口,蔬菜類品種少的可憐,基本就是殖民時期歐洲那種黑暗料理風的植物,能用到的配菜種類一隻手就能數全,與國內博大精深的餐飲業差距沒有兩千年,也有一千多年。
要做地道的國內餐飲,不能依賴從國內運輸,空運太貴,船運最快四五十天能到,菜早就蔫了。因此劉老闆被迫投資了一片農場,請了國內的農民到當地種菜,起初只為供應自己的餐館。沒想到當地土地非常肥沃,什麼菜都能種活,還長得特別快特別好。
這裡位於赤道附近,氣候溼潤,溫度卻不是想象中的暴曬,反而是常年二十來度。雨季每天定時下雨,旱季也並不過分乾燥,境內山林水體豐富,簡直是隨便扔什麼種子都能活。
國人最大的優勢除了基建,就是種田。基建自有大國企去操心,種田這件事就好像是刻印在骨子裡的天賦。哪怕是在國內種啥啥都活不了的人,去了海外,給個花盆,都能種出菜。
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