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境外的騙局 (第1/2頁)
開局虧錢虧成億萬富翁 幻如空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林若妍想起來的這個犯罪團伙在國內的話事人化名許立豐,是戴著金絲邊眼鏡一嘴粵腔的三十多歲成功富商的形象,這人的氣質談吐針對目標設計的,很容易就迷惑真千金這種愛慕虛榮沒啥內涵的人。
許立豐提起的專案是在境外某國的礦山投資,特別要注意,只是投錢,不用親歷親為建廠經營,省時省力坐等分紅,承諾到手利潤高達百分之三十五,且第一個月就能看到利潤。
這其實比那個時代做房地產的利潤也差不多了,看起來似乎像是真的,沒有高到離譜那種,無怪乎很多人被騙。
真千金一開始也不會上當,是去實地考察了境外的礦山專案,看到了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享受了皇家級的招待,才對這個專案深信不疑。而且先投入了五千萬,一個月不到就拿到了百分之三十的“利潤”,一千五百萬呢,現金交割。
她親眼所見深信不疑,所以從境外回來後,不顧親哥勸阻,堅持又打款三個億過去。那麼容易就賺來一千五百萬,讓她膨脹了,迫切想證明自己也可以賺錢。
說實話真千金當時也就剩下三個億了。如果用這筆錢好好在國內花銷,吃喝玩樂,哪怕是隨便買點啥,也能支撐三個月的陽壽。她卻野心勃勃,希望能一個月收一個億的利潤,以小博大。最終騙子在收到三個億的錢之後立刻就跑路,人間蒸發了。
看過原書的林若妍知道,那座礦山的確存在,是品類很高的鎳礦,也的確有國人私企參與到其中,認真地建廠開發,未來前景不可估量。
書中出現這件事的時間點正是七月,許立豐大約在此前已經開始踩點,研究她這位真千金了。
林若妍知道許立豐是化名,他用了不同身份形象,在大陸釣了好幾條“魚”,是名副其實時間管理大師。最好那人真敢來找她,那她就順勢把這人舉報給有關部門,也算替天行道。
許立豐之所以能騙到錢,還真不是空口白牙編造。
那個時候該國的那座礦山的確對外招商,希望能有更多的企業去投資。許立豐團伙並沒有半分錢投在這個專案,只不過拿一些小錢開道買通當地人,提供了一些看起來靠譜的合資文書而已。
境內外資訊差、語言隔閡,以及他各種偽造的由頭,用高額利潤回報騙各種富商投資,實際上用後來人的投資本金兌付前面投資人的“利潤”圓謊,以此取信受害者騙更高的投資,屢試不爽。
由於與地頭蛇提前都談好了分成,這夥人也能帶著客商去看礦山,也輕鬆就獲得了當地官方的熱情招待。而後他們又拿出了與當地高官一些親密合影,配上各種“官方”文書,打包票這個專案早在他們囊中,此番是拉著國人一起賺大錢,擴建工廠。
能行騙成功除了高額回報,也還利用了當地剛獲得了穩定的營商環境,且真的有礦山就在那裡大興土木,開發的狀態一點不假。
要知道國內人感受到的幾十年和平和蒸蒸日上的發展勢頭,對國外很多國家地區的人民而言就像是天方夜譚,他們從未感受過太平日子,政權更迭很快,多方勢力角逐,夾縫中喘息已經是命大。
所以,外國人想去某一處投資,先看這裡政局穩不穩,再看這裡賺的錢能否拿走。有些地方不講武德,開礦辦廠可以,錢只能賺當地貨幣在當地的花銷,不讓你帶出國境,就差明搶了。
現實世界有不少血淋淋的例子,某些大品牌去境外比如天竺投資辦廠,苦心經營十年,帶動當地上萬就業,也賺了幾百億當地幣吧,就是不能帶走,當地的錢貶值太快,當地的商品也沒有任何值得購買的價值,人家當局隨便透過一項新法案,說你偷稅漏稅你就要被查抄收繳,頃刻間十年白乾。
早年歐美髮達國家看國內大陸也這個心態,國家意識形態不同,他們總怕投資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