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呂乾惶恐不安,覺得自己恐怕過不了試用期,後來發現花錢也不難,能再苟幾個月。等去了歐洲考察了一大圈,他這才明白海外那些豪宅為什麼敢賣那麼貴。對自己說的五十個億銷售額也不那麼慌了。

回到國內再看自家專案,銷售均價五萬每平米真心一點都不貴,品質完全能媲美國外,價格還如此低廉,換成識貨的客戶,搶著買並非是妄想。

對於客戶心態的拿捏,呂乾自己清楚,他猶豫的是,自己目前想出來的提前回款套路是否能打動林總。

林若妍以前忽悠呂乾入職,的確沒說必須要在預售證拿到前就回款,可是成本和時間都不等人。

成本部早就按照目前的設計方案算出了成本,加上買地和營銷花的錢,若是真的精裝修交付,那每平米成本投入大數需要一萬塊,十萬平米的專案成本投入就是十個億,扣掉買地的八千萬,營銷一個億的費用,後面還要持續投入八個億以上。

這個精算的結論一出來,林若妍完全不心慌是不可能的。

好在她當時認為自己也就活到十月底,往後的事情聽天由命,萬一能賣出幾套房子,就又有了後續蓋樓的錢。房價也是水漲船高,越往後單價就越貴。

等等,林若妍的腦海中靈光一現,為什麼要等預售證下來再賣房呢?

書中時代市場監管並不嚴格,尤其房產銷售。這會兒京市戶籍沒有購房幾套那種限制,甚至沒有京市戶籍也能買商品房,貸款容易申請,首付低到一折,炒樓花都還是新鮮的操作方法呢。

她看著呂乾日漸稀疏的頭頂,莫名有點心疼了。之前這個工具人幫她花了不少錢,讓她省心很多,現在她也不能將他逼入死衚衕,要給他指點一條敞亮的路。

她組織了一下詞彙,講出了後世賣樓的一些特色手法:“好在咱們的豪宅專案就只有二百多套,也不需要立刻都賣出去,咱們細水長流慢慢來,一開盤先低於均價賣幾套,往後每個月漲價一次,還要搞飢餓營銷。”

呂乾以前賣別的貨,知道一些類似的營銷手法,不過他們這是賣房啊,沒有預售證的時候空口白牙幾千萬的貨值,真能賣的出去?

“你若是把預售證都拿到手了,二百多套擺在櫃檯裡讓人挑,別人選擇餘地很大,自然不稀罕。”林若妍點了一句。

呂乾若有所思。

林若妍又說:“如果把房子看成一種有投資價值的商品呢?你讓目標客戶相信,越早買越便宜,後面買的人就會貴,每個月都漲價,先買的人可以將買房資格加價賣給後面的人,擊鼓傳花早入場早賺差價,你覺得會有人來參與麼?每個月就放五到十個購房資格號牌,可以少不能多,這才能讓他們覺得機會難得。”

呂乾顫聲道:“這不就是香江城那邊的炒樓花麼?”

所謂炒樓花,是指買家在樓盤未落成之際只交數量很少的訂金,訂下一套或多套單元,獲得認購資格,之後將這個資格轉手賣給別人,從中賺取差價。

炒樓花屬於期房炒作,以小錢博大錢,在樓市上升期,人們趨之若鶩,是樓市泡沫的主要製造手段。這手法最初是從香江城傳過來的,那邊施行期房制度,房屋只要滿足預售條件,不需要現房狀態便可以發售。

大陸的很多城市目前也借鑑了期房制度,高層建築出正負零或者是蓋出地面幾層,就能申請到預售證,不需要等結構封頂。這也是為了大力推動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能讓企業儘快回款,儘快開新盤。

林若妍解釋道:“也不能算是典型炒樓花,我們做這個不能太過,京市也有人看著呢。咱們這個叫內部關係認購房號,給職工發福利。假設今年十一月底我們順利拿到了預售許可證,時間也不要等太久,就能正式籤購房合同了。只能說是打個時間差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