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四海說:“原本我的小鎮規劃中二期就要建設一些餐飲店面,現在我們自己吃飯是從鎮上訂餐。”

“訂餐人家給送來?”馮強好奇。

“如果份數足夠多,還是有飯館給做的,提前一天訂就行,也就是管午飯。我們兩人目前住在鎮上,早晚飯自己解決。在這裡開公司的那些人,有的時候會用電炊具自己煮麵什麼的。”

“我看了樓裡的電錶,將來若是住滿了公司,再用高功率的電炊具可能就不太行,要擴容了。”老焦嘀咕了一句,“而且這個樓沒有噴淋,應該一開始是按照廠房報批報建,能做攝影棚,人員密集辦公的話,估計還要在消防方面升級改造。”

羅四海點頭:“是啊,其實這裡就是產業用地,遠郊區縣也要搞產業。”

林若妍心念一動,此時並沒有說出心頭疑惑。每一個鄉鎮的用地規劃,每一塊地的性質都不是鎮上說了就能算的,要經過上級審批,或者是上面出了總體規劃,往下落實到具體的地塊。

按照之前得到的資訊,既然羅四海這個一期就出現過地界及性質有問題的事,能被罰款,那一定是有了準確的地塊性質及分割槽圖紙。她看了看目前羅四海這裡的圖紙,是沒有更大尺度的用地性質圖的,心裡想著,或許用地性質上還能做文章。

人家大開發商如果只是想做住宅,有些地塊是不會碰的。若是鎮上一早就已經規劃出了大片產業用地還被批覆了,再想調整成住宅用地就困難了,那可不是三五年能搞定的。

或許經辦這些事情的人都不夠專業,鎮長、羅四海以及大開發商來聊地塊情況的人很可能也沒有關注到這麼細節的事,所以或許到鎮長那裡,認真看相關用地性質的圖紙,就能看出端倪。

當天中午,羅四海在鎮上最好的飯館請了林若妍等人吃飯。席間馮強和呂乾兩個又給羅四海夫妻介紹了一下林氏地產的專案,不光是豪宅、國際學校,還有仿古傢俱、民宿、各種網站,自然有讓羅氏夫妻感興趣的產品。

因著下午約好了時間見鎮長,也有人數限制,林若妍只帶秦爽和馮強一起。其他三位總監再回專案上看看,至少確保電影節使用的場地不要出什麼問題,若是有問題,這還有時間能整改。

進入鎮上辦公大樓之後,林若妍感受到了濃郁的年代氣息。

這棟樓還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那種款,大門倒是改造了成了金屬框的四扇,平時只開兩扇。進來之後中間是大廳,大廳一側還有個傳達室,是那種鑲嵌了推拉玻璃的,訪客在傳達室登記後才能往裡走。

正對著大門是一個氣派的寬大樓梯,上到一半左右分兩邊再到二樓。整棟建築就只有兩層,看起來九十年代可能裝修過,加了一些那個時代的燈具和裝飾風格。不過地面還保留著水磨石那種材料,樓梯是粗壯的紅漆木頭扶手,有些地方已經磨掉漆,讓人能聯想起很多古早的教學樓。

鎮長在二層盡端的一個辦公室套間,外間就是會客室,有款式簡單的沙發椅子,並不是皮面沙發,都是布面的,看起來用了很久了。

房間內的陳設也大多有年代感,像是上一任鎮長留下來的,現在這位鎮長也沒有再花心思添置新東西,甚至連空調都沒有裝。

這種老式辦公樓都是沒有中央空調系統的,辦公室裡若是想裝空調,就掛一臺家用的,獨立管控。不過若是每個辦公室都裝空調,他們這棟樓的電力荷載恐怕不夠,因此從外邊看似乎都沒有裝。

鎮長辦公室裡放著一臺立式電風扇,就讓人肅然起敬。這裡辦公環境的簡樸,進而聯想到鎮上恐怕財政收入也不多,所以才想著怎麼搞活經濟,招商引資多賺點錢。

鎮長看著五十歲左右,身材五短,穿了一身中山裝,如果不是坐在這間辦公室內,與鄉間常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