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還有件好事,就是梅江那邊別墅房號終於都倒騰出去了。因林若妍高薪挖蔣芳來京市,她在梅江專案上收尾工作也做的利索,更是特別關照了一下林若妍那些房號。

林若妍買的時候平均75萬一個,在九月底的時候90萬左右一個就都賣出去了。20棟別墅,一個月左右,倒手淨賺三百萬,這足夠支撐電影節的活動了。

到九月底,影視基地那邊終於給信,說大開發商派了一個專案總再次去鎮上考察,鎮長讓羅四海夫婦也見面聊一下。

林若妍對這個專案並不是十分看好,天熱,她每月那麼幾天犯懶,就沒有親自去。而是讓秦爽帶著設計部的一個建築規劃專業的男生一起去應酬,主要意思聽聽就行,能不發表意見就不發表意見。

為了方便對外應酬,秦爽有一疊林氏地產公司副總經理的名片,和馮強一樣,就是這樣的場合充門面的。設計部那邊也都是設計總監、設計副總監、專案總之類的。反正名頭拿出來都很響亮,回到公司該幹嘛幹嘛。

當天秦爽帶人按照約定時間一早就過去等著了,還想著在鎮上開完會抽空去影視基地看看電影節場地佈置的情況,沒想到鎮長臨時有別的會,就推遲了兩小時才能一起開會。

大開發商的專案總看起來面善,知道秦爽也是某地產公司的副總,就熱情和她聊天,說起來他們公司在京市市區和郊區多點佈局,話裡話外透著自身實力強大的意思。

秦爽笑著應對,也不提其他的。

等鎮長回來都快午飯了。鎮長請大家吃食堂的小灶賠禮,大開發商那邊很敏銳地打聽,問是不是鎮裡有什麼新動作。

鎮長就說是又有大企業看中了鎮上的產業用地,想要投資辦廠。是市裡的關係給介紹過來,他們鎮上也不能怠慢,他親自陪著去看了看,這才不得不推後了這邊的會。

果然,就像林若妍預料的那樣,影視基地現有周邊都平整出來的產業用地還是很搶手的。如果真能讓大企業進駐,蓋工廠,年年納稅,還提供就業崗位,鎮上肯定更優先安排也更重視。

再者鎮上有正經的住宅用地,除了拆遷有點小麻煩,不過大開發商肯定有很多方法擺平拆遷問題。大開發商和林氏地產都可以關注正經住宅地。反正就是不接影視小鎮的話題了。

飯後的多方會談,當然就沒談成什麼。大開發商的專案總不是這個專案的總,只是臨近周邊的,過來看看情況,並沒有表態。

羅四海卻很急,畢竟又冒出來一個大企業蓋工廠的話,他肯定沒戲了。

秦爽因為是副總,很有理由推說情況有變化,她回去向林總彙報了再給信。就這樣,除了電影節相關籌備問題,其他的事她也有推辭的空間。

等秦爽回來將情況一彙報,林若妍就明白了,鎮上那邊肯定已經把羅四海的專案往後排了。畢竟影視基地那邊現有的情況沒能解決什麼就業崗位,短期內也看不出經濟帶動效應,肯定不如大工廠來得直接。

任憑羅四海當初吹的多好,就算這次電影節能做的轟轟烈烈,鎮上肯定也要看後續長遠收益。以目前這麼小規模的影視基地,真的做不出大的動靜來。這就陷入了一個悖論怪圈。

林若妍若真的想在京郊這個鎮子拿地,繞不開羅四海,所以她何必要上趕著湊這個熱鬧呢。她決定不再考慮什麼影視小鎮的事情了。

有了林氏地產的大額贊助,資金到位的情況下,電影節的場地佈置也都很快搞定。

電影節選在了十月初的黃金週中間的三天,來參加的不僅有影視相關各大院校的師生,還有娛樂圈裡的名流,以及各種媒體記者。

這些媒體基本都是跟著明星聞風而來,除了年華正好正當紅的明星,也有馮強那邊動用父輩關係邀請的老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