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林若妍就收到了兒子最終入選超常班的簡訊通知。

等到週一的時候,兒子從幼兒園放學回來,一臉同情地說,歐曉雪竟然沒考上,因此她家裡又給她多報了一個幼兒奧數興趣班,她哭的眼睛都腫了。

林若妍為那個小姑娘默哀幾分鐘,不過相對於本身並不超常的孩子而言,歐曉雪或許是幸運的,若是當初拼盡全力考入,她也會面對巨大的學習壓力以及一票天才同學,她此後幾年或許都不會開心了。

進入六月,新的一個月新的一個億指標又懸在了頭頂,林若妍只能暫時停止了無憂無慮地享樂,開始動腦筋思考新的花錢計劃了。

她整理了一下未來幾個月可能的大額花銷機會。豪宅那塊地的施工合同無疑是很關鍵的一項。

操作好了,土建施工的合同一兩個億是沒問題的,這還不包括精裝修。畢竟豪宅怎麼能沒有地下室呢,地面上計入容積率的建築規模是十萬平米,地下室挖兩三層,也可以搞出一兩萬平米。地下工程的建安成本可是比地面上高一倍的。

不過以上都是要拿到專案各階段審批手續才能做的事情。這就需要方案圖紙確定後,立刻開始製作施工圖以及相應的報批圖紙。

現在國內的施工圖設計單位還在談,國企大院此時底氣還是很硬的,不像是現實世界二十年後那麼卷,老牌國企大院都會很負責任要求看看方案圖再給報價。林若妍需要專業齊全的,不光是做建築施工圖的大院,連室內精裝、景觀園林、鋼結構等等小專業都要有的大院,所以設計部那邊還在仔細考察甄別。

上個月中旬,境外那家諮詢公司已經給了階段報告,確認做大戶型豪宅的思路可行,D國方案設計公司拿到了這份報告後,國外和國內分支機構聯動,加班加點就按照這個大思路已經排了幾版概念初稿,近期會給出兩套方案思路。

這兩套本質上還是定位的問題,豪宅也有戶型大小的區別。

設計總監趙星星排的設計計劃表是六月初,也就是趕在出境遊之前,必須將方案的基本要素都確定,最起碼專案的戶型區間必須定下來。這樣方案設計公司能繼續推進設計,其他部門也可以開始做測算,工程量預估、成本預估、銷售那裡開始按照預期銷售單價測算出套總價,儲備客源,準備更具體的營銷物料了。

現在林若妍的桌面上攤開了兩張紙,每張紙代表一個思路。這是諮詢公司和方案公司配合一起完成的方案戶型區間的建議。被趙星星精簡了一下,濃縮精華,戶型區間配上總平面圖,旁邊是能出的套型配比,所有資料一目瞭然。

今天下班前,林若妍要確定選哪個。

第一個方案是相對保守的,整個小區以二百平米的戶型為主,只在中心花園北側選一棟樓王,做出一棟一層兩戶的那種三百多平的樓王戶型。其他的樓景觀沒這個好,就都是常規大戶型而已。

這其實並不是頂級豪宅,不過也已經超越了國內現有的大多數高檔住宅的設計了。樓都採用小進深大面寬,每戶確保所有臥室都朝南,採光通風非常好。唯一的缺點是,樓和樓之間的間距比較小,僅能滿足國家規範標準。畢竟樓的進深小了之後是很吃容積率的,在保證不損失容積率的前提下,只能犧牲花園的完整性和寬闊感。

這個方案的優勢也很明顯,追求高單價的時候,因為每套面積不算太大,套總價就不會太高,銷售去化速度會更快一些。

另一個方案激進且極端一些,整個小區保留了超大尺度的中央花園,乍一看是把上一個方案中間那棟樓王拔掉了。實際上是每棟樓的進深都變大了,因此每一戶的面積至少三百平米起步。小區最北側那排都是樓王,與南側的樓之間擁有五十米寬的綠化景觀,景色無敵,戶型面積直接提升到四五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