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第一口咬下去朱元璋眼神瞬間變得分明,抬頭正眼看著任小魚一臉不可置信
“小魚,這,這,,,”
任小魚當然知道朱元璋想說什麼
“不急,老朱你先吃完,等吃完我們再繼續說。”
一個地瓜朱元璋吃得很慢,不是咽不下而是不捨得嚥下,他堅信要是他的大明有此物的話那百姓定將不用再捱餓
良久,終於吃下最後一口
“怎麼樣老朱,這番薯比起糧食又當如何?”
朱元璋大讚
“好,極好,此番薯入口甘甜綿而不膩,最主要飽腹感極強是充飢的極佳吃食,咱只不過是吃了如此一顆居然便有了飽意,這番薯若是放在咱大明何愁百姓會再捱餓。”
“老朱,那你可知這番薯本就是大明由海外傳進來的。”
朱元璋驚訝
“什麼?這番薯難道也是那鄭和帶回來的?”
任小魚搖頭
“這倒不是,這番薯種子乃是萬曆年間天興府那邊一個報飽讀詩書的陳姓秀才從呂宋給帶回來的
當時大明的人口增長迅速吃食也變得更加稀缺,此人聞得這一幕便一直在尋找解決辦法
偶然一次機會他遇見了呂宋商人得知了番薯的存在,他瞬間明白番薯對大明的重要性,只要大明能引進這種番薯那大明百姓無疑將不用再繼續捱餓
意識到這個可以解決溫飽問題的關鍵那陳姓秀才便力排萬難去到了呂宋,不過像番薯這種東西呂宋那邊自然不可能隨便讓人把種苗帶出呂宋
要知道這番薯有幾個尤為突出的特點,那便是產量大、適應性強,就算是那乾旱貧瘠之地都能種植出來
所以就算是那陳姓秀才到了呂宋可依舊還是沒辦法把番薯的種苗給帶回來,不過他並沒有放棄,最終想了個辦法
那便是將種苗纏繞道那纜繩之中並在表層塗上一些泥巴,這樣既能起到掩飾的作用又能保證種苗的水分充足保留”
朱元璋顯然有些興奮
“那他這是帶回來了?”
任小魚點頭
“當然是帶回來了,不然現在你可不一定能吃到這種番薯
回到天興府之後他便迫不及待用在呂宋學到的培育番薯方法進行培育,果不其然他精心培育的種苗開始生根發芽
不僅如此,在收成的時候看到那碩大的果實,那陳氏秀才簡直是萬分激動
由於當時天興府正值乾旱,於是那陳氏秀才便迫不及待找到了天興府的巡撫,建議其大肆推廣番薯的種植
為怕百姓們會有不懂,他還經常親自下至田裡把當初在呂宋學的培育種苗方法交給了眾人,經此,番薯的種植也逐漸蔓延整個大明,百姓們溫飽問題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朱元璋突然想起來
“對了小魚,咱記得先前你也說過番茄也是在萬曆年引進來的,對吧?”
任小魚想起當時給馬皇后介紹那番茄炒蛋的時候好像是有提到過
“不錯,那番茄確實也是,而且不止是番薯和番茄還有馬鈴薯、玉米也全都是。”
“馬鈴薯,玉米?”
“對,就你吃過的乾鍋土豆片便是用馬鈴薯做出來的,排骨燉玉米湯你也喝過。”
“那不知這些產量都如何?”
“就番茄和土豆比較高吧,不過這二者種植也會相對簡單些。”
朱元璋轉了轉眼珠子,心中有了計較
“小魚,咱們言歸正傳,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回來了那第二次呢?”
“第二次是在十數天後,因為鄭和還需把那些使節再度全部送回去,同時再對許多番邦進行停留,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鄭和又在錫蘭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