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防圖:"蕭氏官窯周邊暗堡三十六座,與賬冊中被滅口的匠人戶數一致。" 謝淵望著圖上的寒梅標記,終於明白父親殘圖上未竟的三角 —— 蕭氏官窯、越州港、襄王封地,正是通敵鐵三角的三個支點。
"大人,太府寺今晚調動了右曹私兵。" 書童福生的通報帶著顫音。謝淵卻望向窗外,值房外牆的清查榜在月光下泛著青光,榜角的寒梅紋被夜露打溼,卻愈發清晰。他忽然想起周勉老臣的話:"當年泰昌帝說,寒梅要開,總要經歷幾場嚴霜。"
太府寺後堂,王崇年盯著探子送來的榜文拓片,目光落在那朵完整的寒梅上。二十年前,他正是看著謝承宗在詔獄牆上畫下最後半朵寒梅,如今這朵補全的梅花開在工部外牆,像極了泰昌帝當年的查案聖旨。案頭未銷燬的《匠人滅口名單》上,"張三、李四" 的名字與清查榜的匠人領單一一對應,讓他第一次感到,這張經營二十年的貪腐網,正在謝淵的霜刃下寸寸崩裂。
寅時初刻,謝淵獨自站在清查榜前,指尖撫過榜角的寒梅。夜風帶來遠處的更聲,卻比往日多了三聲 —— 那是清流舊部約定的 "證據已散" 訊號。他知道,此刻各坊匠人正在連夜核對領單,而那些曾被視為螻蟻的匠人之手,正握著磚紋、賬冊、殘圖,與他共同舉起這把斬貪的霜刃。
掌燈時分,永熙宮的飛簷下,謝淵懷中的檀木匣微微發燙。匣中裝著匠人新拓的磚紋、玄夜衛的密報、周勉老臣的《寒梅圖》,而最底層,是父親二十年前未寫完的血諫疏,如今終於被他用證據補全。他望著宮牆上的寒梅磚雕,忽然明白:這把霜刃從未屬於他一人,而是萬千匠人用血淚磨就,只為在這永熙年間,劈開貪腐的堅冰,讓清正的梅香,重新漫過這萬里河山。
(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