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副廠長沉默片刻,手指在沙發扶手上輕輕敲擊著。他顯然沒想到黃智超會把條件卡得這麼死,而且還搬出軍區大院那兩位老領導。“智超,”李副廠長緩緩開口,“你這個條件,可有點……苛刻啊。咱們廠裡,符合條件的軍屬,怕是不多吧?而且,技術工人,還是廠裡這些老人更可靠。”
黃智超笑道:“李副廠長,技術可以學嘛。我們新廠是新生產線,很多東西都要從頭學起。相比之下,紀律性和穩定性更重要。至於軍屬多不多,這個您放心,我已經跟李老、丁老那邊說好,他們會幫忙在大院裡組織篩選,初步估計,滿足我們初期兩百人需求的軍屬還是能找到的。當然,如果咱們軋鋼廠這邊有符合條件的軍屬願意來,我們熱烈歡迎,待遇絕對不會差!”
他端起茶杯,做了個“請”的手勢:“所以,還得麻煩二位領導,如果真有合適的人選,看看是不是符合這個‘軍屬優先’的原則。只要符合,我這邊肯定沒二話!”
李副廠長看著黃智超篤定的樣子,知道這小子是鐵了心,而且背後還有軍區那邊的支援,硬來怕是不行。他端起茶杯喝一口,放下時,臉上已經恢復平靜:“行,我知道了。軍屬優先,這個原則我記下了。我回去再瞭解一下情況,看看廠裡有沒有符合條件的。”
馬主任也只好跟著點頭:“對,對,我們回去再問問。”
黃智超站起身:“那辛苦二位領導了。以後分廠這邊,還需要總廠多多支援,常來指導工作啊!”
“一定,一定。”李副廠長站起身,和黃智超握了握手,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神色,同馬主任離開了辦公室。
看著兩人離開的背影,黃智超輕輕撥出一口氣。總廠這邊的壓力算是暫時擋回去,但這事恐怕沒那麼容易結束。不過眼下,當務之急還是把廠子運轉起來。軍屬優先這個原則,必須堅持,這不僅是為兌現承諾,更是為新廠的紀律和穩定。
接下來的日子,招工工作在黃智超堅持“軍屬優先”的原則下有條不紊地進行。正如預料的那樣,軍區大院那邊給予了大力支援,很快就推薦了一批符合條件的軍屬。經過篩選和簡單的面試、政審,兩百多名新工人塵埃落定。
又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籌備和裝置除錯,電動腳踏車分廠終於迎來了正式投產的日子。嶄新的廠房裡,機器裝置嗡嗡作響,穿著統一藍色工裝的新工人們,臉上洋溢著激動和期待,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起來。他們大多是軍屬,身上帶著一股子認真勁兒,廠區裡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黃智超站在車間二樓的觀察走廊上,看著下方漸漸成型的電動腳踏車骨架,心中充滿了欣慰。然而,這份欣慰並未持續太久。
僅僅試生產了不到一週,問題就暴露出來。質檢科負責人老張,那個從部隊轉業過來的中年漢子,臉色鐵青地抱著一摞報廢單和幾個變形的零件,腳步匆匆地敲開黃智超辦公室的門。
“廠長,出大事了!”老張一進門就急吼吼地說道,將手裡的東西往桌子上一放,“您看看!這幾天的產品合格率,低得嚇人!一開始只是個別零件尺寸不對,還能調整,可現在組裝線上發現,很多車架和車把根本裝不到一塊兒去!不是這兒歪了,就是那兒角度不對,強行裝上也是歪歪扭扭,這要是出廠,非出人命不可!”
黃智超心裡“咯噔”一下,臉上的笑容瞬間收斂。他拿起那幾個零件,又翻看報廢單,眉頭越皺越緊。報廢單上記錄的問題五花八門:
車架焊接角度偏差、彎曲弧度不一、零件鑽孔位置偏移、毛刺未打磨乾淨……每一條都指向一個可怕的現實:缺乏標準化作業。
“怎麼會這樣?崗前培訓不是強調過操作規程和圖紙要求嗎?”黃智超放下報廢單,站起身,“走,去車間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