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快步來到生產車間。部分生產線因為組裝問題已經暫時停下來,一些工人正圍著一堆不合格的半成品議論紛紛。黃智超徑直走到堆放問題產品的區域,拿起幾個剛下線的車把和車架仔細比對。
果然,問題很明顯。同樣型號的車把,有的彎得緩和,有的角度就顯得生硬;兩個看似一樣的車架,放在一起比較,連線處的角度竟然有肉眼可見的差別。
“老張,你帶幾個人,把這批不合格的產品都挑出來,打上標記,暫時封存。通知下去,所有工序暫停,原地待命!”黃智超沉聲吩咐,臉色異常難看。
“是!”老張立刻去安排。
黃智超則走到一群正在低聲議論的工人中間。他目光掃過,看到幾個年輕工人臉上帶著茫然和一絲不服氣。
“大家靜一靜!”黃智超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讓嘈雜的車間瞬間安靜下來。
他拿起一個尺寸明顯有偏差的車架介面:“誰能告訴我,這是怎麼回事?圖紙上的角度是多少?允許的公差是多少?!”
人群中,一個臉圓圓的小夥子,名叫王大力,是軍屬子弟,性格比較活絡,有些緊張地站出來:
“廠長,可能……可能是我焊的時候,覺得那個角度更順手,就稍微偏了一點點……我尋思著,差不離就行唄?以前在家幫我爸修農具,都這麼幹的。”
他話音剛落,旁邊一個瘦高個,叫李明,也小聲嘀咕:
“是啊,廠長,我打那個孔的時候,感覺稍微往下一點,裝起來可能更方便,就自己調了下。說明書是死的,人是活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