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主動放下皇權的部分權利。

選擇順應時代的潮流。

既然有了新的內閣,出臺各種律法就是理所應當,無人能拿出理由反對。

不久後。

內閣經過唐清安得同意。

先後任命賈雨村為兵部尚書,張琪為戶部尚書,周士昌為工部尚書,顧道初為吏部尚書。

其中只有張琪是朝廷原來的官員,其餘三人都是金江鎮出身的官員。

此舉。

說明了新內閣對唐清安的支援和回報。

雙方之間的磨合,越來越嫻熟,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現在還不能做什麼。

基於此。

唐清安又提出新設商部。

明初百事俱廢,北方人口凋零,土地荒漠化,當然以重農為主,促進人口的增長。

可隨著時代的發展,只以農為主當然不符合潮流。

新學有提倡人人人格平等,那麼傳統計程車農工商就要被淘汰,所以商部的組建。

下面的官員什麼態度不提,新內閣選擇了支援。

商部第一任尚書,為原海外司司長鄭國良。

馮和開始主動做事,提出要恢復督察院,並且以事實為主,扭轉原本的浮誇之氣。

唐清安支援了馮和。

不久。

在新內閣的安排下,朝廷重建督察院。

督查全國。

又新設司法部,按照新學思路,重製全國新法。

一步一步。

大周還是大周。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大周恐怕要滅亡了。

本來應該是劇烈的波動,竟然有些波瀾不驚,讓人們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

反對嗎?

那又反對什麼呢?

難道要反對新學?

反對人人平等?

反對控制皇權?

……

實幹為主的官員們,無法提起反抗的力氣,反而埋頭做事。

可越是埋頭做事,豈不是又加速大周的消亡?

他們百感交集。

當然。

也有人反對。

包括劉一儒。

不光是文人們,還有遍地的舊武人。

可以一路殺過去。

但是沒有這個必要。

早兩年結束國內的戰事,雖然會讓以後的治理困難些,但比起耽擱幾年的戰事的影響又算的了什麼呢。

一個地方只要經歷過戰事,那麼此地多年的人口和經濟就會化為灰盡。

想要重新恢復站前的原貌,至少要十年之功。

流民已經破壞了地方的大戶統治力,繼續戰亂下去,地方所剩不多的元氣,恐怕就徹底消亡了。

猶如一個人。

一個月不吃飯只喝水,會大傷元氣,但是調養一段時間也能恢復。

可是超過了一個月。

大部分人就會餓死了。

現在的大周,正處於餓了一個月的狀態。

雖然失去了行動能力,但還算活著。

可要是得不到恢復,那麼人口就會幾何倍的死亡,經濟和風俗文化也會敗亡殆盡。

那才是得不償失的,多年的努力都恢復不過來。

因此。

除了作惡多端惡貫滿盈的人,唐清安都給予了認可。

任命王子騰為揚州節度使,賈赦為徐州節度使,謝鯨為淮安節度使,劉明先為固原節度使,李堅為寧夏節度使,馬方為石柱節度使。

任命粵海將軍鄔維為南海水師督軍等等。

以上都是金江軍目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