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被挖開的坑地,一名皮包骨,兩眼凸起,眼光泛綠的可怕的人,跪在地上痛哭。

新死被埋的人,有野狗刨出來吃。

可是周邊並沒有見骨頭。

野狗吃人,也躲人。

這是一片恐怖的世界。

小冰河時期,是氣溫陡降的時期。

但是這是漫長的時間,不是幾年就發生的。

在這期間,或導致氣候反常。

例如最南方的海南竟然下雪,而北方的陝西卻年年大旱。

至於冰雹,暴雨,洪澇,地震等等,更是各地都有常年伴隨。

水源充足的地方月月的下,水源短缺的地方常年一滴也不下。

陝西早已赤地千里。

大周承襲大明,水利工程乃田畝最重要的事務,和大明一樣,也定下一樣的規定。

“三年一小挑,五年一大挑”的疏濬制度。以此保證水利設施能發揮作用。

而太上皇和皇上之爭,加以年年徵餉。

不同的歷史上,幾十年前,有名臣張居正改革,不光清丈田畝,更推行考察法。

從御史到地方都被整改風氣,官員至少不敢不做事,不然過不了考察法一關。

雖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總體上還是為大明帶來了好處。

十年的改革,哪怕又被廢掉,也為大明續命半個世紀。

大周承襲大明,弊端日甚,又沒有這等國士可為國續命。

官員習慣上下其手,不合之人反而受到禍害。

例如賈雨村第一回做官,例如賈政外派做官,雖然賈政迂腐,不過是嚴守清規而已,卻被上下排擠。

可見大周官場風氣之敗壞。

大挑小挑之費,俱入官員之手。

河床淤積的泥沙越來越厚,河堤連年沖決,管河的官吏甚至幸災樂禍。

無人不利於河決者。

侵尅金錢,則自總河以至閘官,無所不利;支領工食,則自執事以至於遊閒無食之人,無所不利。

……於是頻年修治,頻年沖決,以馴致今日之害,非一朝一夕之故矣。

管中規豹。

天災加上人禍。

十幾年下來,一個易子相食就能道盡百姓的苦難。

乾涸的河道上。

因緣際會,即是偶然又是必然。

開始只是一堆人麻木的在枯裂開的河床中盼望奇蹟,越來越多的人停步。

這群漫無目的,四處乞食的流民,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

“嗚……”

“嗚……”

“嗚嗚嗚”

……

一人哭,眾人哭,萬人哭。

他們是太陽底下,最是吃苦,最是溫順,最是誠懇,最是聽話的百姓。

沒有國家的百姓能比得上他們。

溫順的不如他們勤勞,勤勞的不如他們溫順。

“殺知縣咯!”

一聲悲涼,悽苦的聲音突然響起。

“殺知縣咯!”

……

一個老農,抬頭向天喊道。

他想把老天也殺了。

可是他到底不敢這麼喊。

他不過是不想活了而已,喊了這麼一喊,把自己一生的苦難,四字而道盡。

“殺知縣咯!”

一人喊!

萬人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