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開端 (第2/3頁)
紅樓從遼東開始網盤免費下載 鍵盤戰鬥家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且魚群開始離開原來的漁道,需要重新尋找,耽誤不少的時間。”
聽到他們的解釋,唐清安也能理解。
在原來他的祖國最困難的年份,組織近海大會戰,一年的近海捕撈總產量為兩百億斤。
金江鎮受生產力的困擾,例如鹽的不足,冰窖的不足等,導致一年才九千萬餘斤。
連零頭都沒有趕上,不過九千萬斤魚,按人頭分,不論老幼,每人一年可分近三十斤魚。
魚有豐厚的蛋白質,也算是解決了些小難題。
民生解決了。
也當解決。
原來遼東就有五百萬民,除了少部分在奴兒干司,大多數都在遼東。
以前金江鎮只有金州,因此金州雖地肥,卻也無法一時間養活百萬民。
但是新收復了復州和蓋州,就完全不一樣了。
遼東不是東三省。
遼東在後世只是遼寧省而已,吉林省和黑龍江省,是前明的,乃至大周的奴兒干司。
後世的東三省有多大呢。
從漠河到大連,相當於從大連到臺灣的距離。
後世沼澤,老林的北大荒,變成北大倉,是指的黑龍江,而不是遼東。
遼東,自古以來,史料明確記載,從戰國開始,就以產糧著稱,而且遼東氣候穩定。
雖然比不上南方的一年兩季,卻也在北方是難得的優質產糧地區了。
而遼東的平原,就是金州到沉陽,遼陽,開原這一帶。
乃至後世。
大城市小城市,都密集的覆蓋在這一帶,其餘的大部分遼東中部,東部,只有少數的城市。
金州,復州,蓋州三地都落入了金江鎮之手,加上金江鎮這些年的屯田。
因此雖然只收複復州,蓋州一年,卻已經能讓百姓自給自足。
唐清安終於能鬆口氣了。
未來如果收復整個遼東,以金江鎮官員的能力,養活五百萬人綽綽有餘,甚至能有大量的積蓄。
在前明乃至大周,遼東就是自給自足。
遼東沒有州府,全部是軍戶,軍戶所產供應遼東軍隊,一直到政治敗壞。
民不聊生,才導致遼東事壞,以致於需要國內的供應,供給營軍。
如果唐清安未來打敗蠻族,收復全遼東,以遼東之富裕,五百萬民上下一心。
遼東王是當定了。
可是現在的唐清安,還是皺起了眉頭。
馮勝之,顧應時兩人,一樣也是為難,他們雖然不管軍事,卻不是軍事小白。
兩人看向負責軍需的謝友成,果然苦著一張臉。
民生解決了,可是軍事卻沒有。
一百八十萬兩軍餉,六十萬石糧餉,還是隻算了十萬營兵,還有兩萬守軍沒有算。
濟州島海貿帶來了七十餘萬兩銀子的利潤,以及旅順商貿,人參貿易等。
一年合計為百萬兩銀子,也是不足以解決軍餉。
糧餉則沒有,除非從百姓的口糧中擠出來。
這是人的需求。
戰馬,駑馬,驢,騾等牲口的草料,同樣是天文數字。
原來是由大周朝廷供應,以及朝鮮供應,還有濟州島的天然馬場,才算是勉強解決。
如果明年要和蠻族決戰。
數萬匹,頭的這些牲口,就要拉出來,濟州島養著的戰馬,也要離開濟州島,需要供應精料,大豆等。
“還是得向朝廷求一求啊。”
唐清安感嘆道。
這就是馮勝之前兩年,除了儒家教育的影響,堅決反對將軍和朝廷決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和朝廷決裂,金江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