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將動〔第二更求訂閱〕 (第3/3頁)
紅樓從遼東開始網盤免費下載 鍵盤戰鬥家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佈置的局太大。
每年大周生產的麻棉布匹,乃至茶葉,瓷器都是有定數,根據往年的販賣情況,或增或減。
而將軍一出手,光絲綢景緞就是三十萬匹。
松江錦布一年的產量也才兩千萬匹。
大週一年生產長途販賣的布匹高達四千萬匹,可將軍做海貿用的,都是比較名貴的絲布。
不是小買賣能比的。
如果不提前佈置,提前擴大生產,這一年多出了的三十萬匹的採購量,是無法獲得貨源的。
而茶葉,瓷器等也是同樣的道理。
大宗商品的貿易,不是市井之間的販賣可比擬。
更何況將軍是無中生有。
國內這邊,靠著勳貴的背書和投資,夷人那邊,靠著王豐肅等教士的背書,以及對大周商品的迫切需求,雙方才能一拍即合。
憑空多產出了高達數百萬兩銀子的商品。
但凡有誤,其中的風險,會導致無數的商人破產。
“互市的事,利益重大,也風險極多,又是第一次舉行互市,萬不得出疏漏。
如果這次互市失敗,商人們將不在信任我們,想要再重新開啟局面則千難萬難。
你應該得知我最近的難處,這般忍氣吞聲,就是為了此事不受影響。
現在又迫在眉睫,眼看著要成功了,更加要警惕些,要做到未雨綢繆。
任何有礙互市的風險阻礙,你都要提前解決,不可等發生後來補救。
雖有古話言亡羊補牢猶未晚也之語,可有些事還真就很難補救回來。”
將軍慎重的交代,李成賢卻沒有覺得有什麼危機。
廣東那邊將軍把口子堵住了,金陵那邊有各家勳貴出面,海面上有金江鎮水師維持海道。
“唯有憂慮的就是朝廷,如果朝廷重新恢復金陵的海禁,只怕就算有走私,也達不到咱們的計劃。”
“朝廷無憂。”
唐清安不以為意。
根據賈鑑所言,蠻族皇臺吉到底忍耐不住了,準備對遼西動手。
李成賢聽到將軍的解釋,嘆了一聲。
“朝廷真是昏庸,大敵未決,卻著急飛鳥盡,良弓藏,實在是不可理喻。”
李成賢和馮勝之等人不同,也不像顧應時這等鐵了心的支援將軍。
他屬於中間派。
在此事上,即不反對將軍,也不支援將軍。
選擇埋頭做事,對外事充耳不聞。
和水師中的沉有容,嚴中正一樣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