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物資,將會耗盡大周的底氣。

如果金江鎮真的明年和蠻族決戰,乃至於數年戰事不平,朝廷願意支援。

可金江鎮如果是欺騙了朝廷,那朝廷損失就大了。

“遼東都司。”

唐清安說道。

忠順王越發不可置信,震驚的看向平遼侯。

他不知道平遼侯說的,會不會是自己所理解的意思。

因為按照他理解的意思,他是如論如何也不敢往這方面想的,也是朝廷最想的。

“請忠順王代我向聖人傳達,由朝廷在金江鎮建立遼東都司,三年裡專事金江鎮對蠻族的戰事。

如果戰事順利,則再三年裡,一邊監督金江鎮掃清蠻族餘部,一邊核查金江鎮。

最後的三年,遼東都司開始逐步管制起金江鎮的民政。

十年的時間,朝廷支援我,我願意讓朝廷監督,並還一個太平的遼東給朝廷。

十年後,我則功成身退,請朝廷賜我一處養老之地。”

“可真?”

忠順王激動的站了起來。

如果平遼侯不抗拒朝廷在金江鎮建立遼東都司,那麼金江鎮的一舉一動,都會看在朝廷的眼裡。

且任何的計劃,都必須按照承諾來做,因為有遼東都司監視。

又因為有遼東都司,平遼侯但凡有不軌的行為,都很難不被察覺,且隨著時間的流失,遼東都司的威望也將越發的強硬。

按照平遼侯的計劃。

三年大戰,遼東都司負責監控,監督金江鎮做一步,則朝廷供應一步物資。

此等軍國大事一旦步入行動,就很難終止,一旦終止,更是消耗無數的物資,且傷害平遼侯的威信。

朝廷也就不怕被欺騙,更是會向著朝廷希望的有利的局面發展。

“平遼侯果然如傳聞般,向來情深義重,如此之人,必定是忠心偉岸之人,不會是糜爛國家之人。”

忠順王激動不已,拉起平遼侯的手。

平遼侯允許遼東都司在金江鎮新建,已經可以擊破一切流言,因為平遼侯放棄了最重要的名器。

隨著遼東都司在金江鎮的建立,名器歸於朝廷。

十年。

唐清安願意給朝廷十年時間。

朝廷擔憂金江鎮和蠻族媾和,兩者結合後,大周將有被傾覆國家的危險。

唐清安則要解決蠻族,需要國內大量的補給和支援。

所以他給了朝廷一個方法,打消兩者之間的猜疑。

還名器於朝廷。

大周真要是十年後,還能國泰民安,唐清安掌握槍桿子,就請朝廷封遼東給他做養老之地,也不算違約。

如果大周要是如自己所料,局勢如明末一般。

這般的情況下,十年後,大周已經即將傾覆,剩餘的時間不過是熬命而已。

那自己願意遵守約定,可朝廷自己無力,顧不上遼東,也不能算他違約。

“朝廷必定不負平遼侯。”

忠順王認真的看向唐清安。

“此生所願唯平蠻,達成願望後,但求一茅舍安身。”

唐清安恭敬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