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清安笑了笑。

“金州有如今的地步,先生有大半的功勞。”

“不敢。”

和顧應時說笑完,唐清安又逐一和王宣,方士珍,徐輝等很早就跟隨他的老人們寒暄。

然後又看向了戴國偉,陳恆這些個新提拔起來的文官。

“各位都是大才,把各地都治理的很好,不管是自身的任務,還是年前突然一波的難民,都辦的沒有差錯。

金州鎮江七十萬民,應該感謝你們,你們也不愧是他們的父母官,我代七十萬百姓,向你們道謝。”

眾人連忙起身,紛紛你一言我一言,皆稱是將軍之功勞。

唐清安揮手,讓眾人重新坐下,然後看向了南邊。

“當初出海時,遼東人心慌亂,畏蠻如虎,而有八百人願意跟隨我出海,深入敵境,這些人都是勇士。

陳凱武,李勝虎,武震孟,張薄,劉通……”

這些唸到名字的原東海營的人,紛紛起身。

“你們是我的鼎力之梁,沒有你們,就沒有今日的局面。”

唐清安笑道。

“我等不敢領此功,我等原來只是普通軍戶,能跟隨將軍一路走到今日,此生無憾矣。”

眾將紛紛說道。

“你們都很好,都坐下吧。”

說完,唐清安又看向李伯升,花眼,鄧興,江萬化等人,

“至今想起第一戰,我等上下一心,以微薄之勢,大敗金復二州,得以光復,這都是諸位的高義。”

李伯升,花眼,鄧興,江萬化等,原來金州,復州出身的將領,紛紛站起。

“我等實應感謝將軍,如果不是將軍,我等至今還是二臣,辱沒祖宗。”

唐清安擺了擺手。

“這並不是各位的錯,錯在朝廷,這些年來,各位大小戰不計其數,實打實的軍功,已徹底證明了諸位的武勇。

我希望我們以後,能繼續百戰百勝,把我金州軍,鎮江軍打造成鐵軍!”

“我等領命,絕不負將軍所盼。”

聽到這些人的話,北邊的徐輝內心百感交集。

他想起了當年,和大哥商量朝廷來人的事,大哥斬釘截鐵的說要反正。

如今話還在耳邊,而大哥已經犧牲了。

“李齊,朱秀,王玉功,李成才,趙赫……”

這些將領紛紛起身,滿眼的熱切。

他們都是遼民出身,和蠻族有血海深仇,如果不是將軍,誰能為他們做主,誰能帶著他們報仇。

“我等,誓死追隨將軍!”

眾人搶先展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