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財力困頓,以致於到了裁軍的地步,可見這四十餘萬民實在是個大負擔。

“二爺,將軍的書信,我有些不是很明其意。”

聽到簾子裡傳來的聲音,劉承敏回過神來,看了周氏和晴雯一眼。

周氏不用提,她的兒子是大哥的義子,她也是被大哥收留,可以說榮辱與共都實為一體,從東海堡開始,至今四年了。

至於眼前這個越發出落的丫頭片子,雖然也是賈府出身的人,卻和金釧兒不同。

金釧兒寫的書信裡,講了些金州無關緊要的小事。

賈府的鴛鴦回信,說老太太很不滿,說她既然跟著秦氏到了金州,那就是將軍門裡的人,不要把將軍門裡的事情傳到外面。

不管是誰的書信,只要透過金州的船寄到山東,都會被悄悄的開啟,然後還原成原樣寄出去。

這些事有一隊人專門負責,歸於謝友成管理,告知大哥後,大哥說此事說不要緊。

金釧兒不懂事,賈府的老太太卻是明眼人,不管是猜到了金州的手段,或者出於謹慎也好,都沒有惹起令雙方不快的事。

晴雯很不同。

她的確把自己當做了將軍府的人,對賈府早就忘的一乾二淨,連她的姑舅哥家裡的來信,她也不回,只不過委託人送了些銀兩回去。

也算是對得起她和大哥的那份機緣。

同樣,合該她在府裡我行我素,也沒人去拘束她。

劉承敏這才開始談起了機密的事。

“上個月裡,朝廷重新派了新的北鎮監軍太監,而且遼東巡撫的人選,也在商討之中。”

“既然二爺提到重新兩字,是否說北鎮以前就有監軍太監了,為何突然又換新的。”

秦可卿認真的聽著外間劉承敏的話,每個字都仔細揣摩,生怕自己有遺漏。

“最開始負責穩定遼東,開疆擴土的是北鎮節度府,當時有監軍太監。

不過隨著遼左的崛起,以及最強勢的時候,建立了奴兒干司,遼東都司代替了北鎮節度府的作用。

北鎮因此逐漸勢弱成為後方,營兵才有數千而已。

監軍太監的地位就直線的下滑,所以空缺了好些年,很久以前是有的,後來沒有了。

不過三年前遼東都司的消亡,北鎮的地位重新崛起,且比以往更加重要,所以上個月朝廷派了監軍太監。”

“是因為制衡嗎?”

聽到秦可卿的話,劉承敏暗暗點頭。

他這個大嫂,真的不簡單。

原來大嫂還沒來金州的時候,大哥就曾告知他,他未來的大嫂,不能當做普通婦人對待,隨機應變之強不可小覷。

三弟寄往大哥的書信,大哥也給他看了,其中就有關於秦氏在賈府幾個月來的風聞。

些許時間,不管是府裡的老太太,各房的婆媳,甚至賈府刁鑽的下人。

明面的稱讚倒不算什麼,私下裡也稱讚,就很了不得了。

三弟信中打趣,說賈府有下人,私下笑他在賈府是和尚吃八方,這一比較,倒是被嫂子比了下去。

劉承敏隨大哥離開金陵,坐船去京城,那段時間他可是狠狠的見識過賈府下人的傲慢。

至於各府裡的婆媳,當然也聽烏大爺透露過。

旁的不提,就說榮國府管事的媳婦,來自王家的王熙鳳,素來自傲無比,卻能把秦氏當做知己。

眾多細節,可見大嫂的為人處世之手段,的確猶如大哥所言,非同常人可比。

“是的,不光如此,大哥想到的是,金州雖然不同於北鎮和錦州,是孤懸海外收復是失地。

雖然會更加放權給大哥,同樣,既然北鎮和錦州都開始了制衡,那麼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