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出了對方的人數。

不過。

這回眾人面色雖然緊張,卻不怎麼擔憂。

城裡可是有六萬兵的。

蠻族兵就是再精悍,己方有城池之利,至少也能做到一換一的,甚至更高。

李達祖就不信,蠻族敢在城下丟幾萬兵。

皇臺吉看著北鎮城牆,心裡憤怒萬分。

雖然沒想到能偷襲到北鎮,但是讓對方手腳忙亂一番,也是極為有利的。

從沉陽南行至海州,再從海州北上到北鎮,一路八百里之遙,中途大軍過河,總共行軍用了二十四天。

“四貝勒,咱們怎麼辦?”

皇臺吉是老奴第八子,四大貝勒中年齡第四,因此稱為四貝勒。

聽到手下的問話,皇臺吉看著北鎮的高牆久久無言。

這一場仗。

他必須勝。

蠻族和大周不同,哪怕父汗鐘意他,他也必須拿出足夠的資歷才能服眾。

“修寨。”

打了十幾年的仗,皇臺吉冷冷的說道。

第一日,蠻族未攻城。

第二日,蠻族未攻城。

第三日,感覺不對的北鎮,派了一部騎兵出城試探,果不其然被蠻族殲滅,只有少部分人才逃了回來。

“蠻族調走了部分軍力。”

雖然沒有試探出來,但還是有老將看出了蹊蹺,立馬說道。

聽到他的話,北鎮諸將雖然明悟,也無可奈何。

野戰打不過敵人,靠著城池抵禦,這就是靜的一方。

以靜制動。

用的好就是上策,用的不好就是下策。

主要看敵人如何能應對。

第五日。

從蠻族的防線中,突入進來了幾名周騎,身後還有緊緊追趕的蠻族騎兵,被蠻騎射倒了一個。

剩下的兩個終於接近了城牆,靠著城牆上弓箭手的掩護,才順利的逃過一劫。

搭乘城牆上放下來的籮筐,帶了來求援信。

蠻族正圍攻義州。

義州在北鎮左邊百里距離的大城,義州到錦州不到兩百里。

根據送信騎兵所言,義州派了兩隊出城突圍的求援騎兵,一部向北鎮求援,一部向錦州求援。

“錦州不會出兵去救,他們只有五萬兵,以史鼐的性子,絕對不會再派兵出城。”

李達祖臉色難看。

他如何又不知道史鼐的脾性。

要救早就先派援兵來了,先前不派,現在更不會派。

義州屬於他管。

他只留了七千兵,還有三千兵留給了丁源。

而來求援的人說攻打義州的蠻兵,大概五萬人左右,也就是說城外最多也只有五萬蠻兵。

北鎮城裡有六萬兵。

城外蠻族分兵,也有六萬兵。

自己兵力並不比對方少,敢出城打嗎。

想到此處,李達祖嘆了口氣。

該放棄的就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