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就算等不到天時,有如今的根基,唐將軍也能成為鎮守一方的諸侯,難道朝廷有實力翻臉?

一個聽調不聽宣的遼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唐清安收到了金州賈鑑的書信,為他的恩主解釋,不是史公不想解唐將軍之急,而是遼西同樣急缺物資。

“此人有才啊,可惜一馬不鞴雙鞍,忠臣不事二主。”

唐清安搖了搖頭。

“誰如此值得將軍如此誇讚?”

新來金州的馮紫英笑道。

唐清安笑了笑,沒有解釋。

雖然沒有自己說的這麼玄乎,但是賈鑑現在的恩主是史鼐,就算他或者因為參加科舉從史鼐處離開,也不會來投自己。

除非史鼐離開遼東。

唐清安看著馮紫英。

“委屈你一段時間,暫時先在金州守軍中擔任試把總吧。”

他的父親神武將軍馮唐是太上皇的人,現在提拔馮紫英,也算是對太上皇的回應。

五品的武官,也就是一個千戶罷了。

在遼東。

一般的營兵制裡,千戶擔任哨官,衛所掌印和僉事,擔任把總千總,或者守備,都指揮則擔任一營之總,或者遊擊,或者參將。

至於副總兵,總兵則掛五軍都督府僉事,都督同知,或者左右都督的虛銜。

唐清安現在是左軍都督府的僉事,正二品武將。

前番所獲戰功,理應提拔為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從一品。不過因為彈劾他浪戰,就此作罷。

試把總一職,對於馮紫英的品級來說,是越級重用。

馮紫英沒有推脫,也容不得他推脫。

既然來了金州從軍,當然唯將軍馬首是瞻。

“好好幹。”

唐清安拍了拍馮紫英的肩膀,對這個紅樓中的大好男兒,頗有期待。

此人乃武勳出身,從小就有家學,欠缺的只是經驗罷了,只要在軍中勇於任事,出頭是遲早的事。

這也是自己對京城勳貴積極靠攏的示好的舉動。

自己有勳貴的幫助,在京城對抗彈劾他的奏疏,當然也要回饋他們,還不能小氣。

相信要不了多久,還會有勳貴子弟來投靠金州。

軍學堂,優秀的遺孤子弟們,也陸續派駐去了前方各哨隊。

有稱讚,有重用,當然也有不滿,有抗拒。

這些從營總傳回大將,再傳回金州的各個文書裡,唐清安讓人開始清查。

到底是因為派去的軍學堂的學生才情不足,導致無法勝任,還是有些哨官起了別樣的心思。

前者,就調回不能順應形勢變化的軍學生,派去新的優秀的軍學生,後者,則召回哨官嚴格督查。

當一個哨官,三番兩次的命令,仍然找藉口拒絕離開防區。

此事引起了軒然大波。

“他想幹什麼。”

彭大海大怒。

作為唯一原復州反正將領的營總,原參將趙緱用旗下的千戶,他憤怒至極。

金州的趙緱用,閉門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