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

這些人沒有太多的顧忌,同樣更希望的是,能維持目前的局勢就最好不過了。

原先他認為最有把握的是東海營出身的將領,這些人無疑是他的鐵桿支持者。

而他漸漸的發現,對他最支援,最沒有顧忌的,竟然是遼民。

比東海營更加的激烈,更加的堅定。

可見這些遼民雖然和蠻族不共戴天,也對朝廷的怨恨頗深。

“我等齊心協力,光復遼東,建功立業,不負此生。”

唐清安轉移了話題,又笑著說道。

“各位入金州以來,不懼生死勇勐殺敵,所有人都看在眼裡。

前番金州之戰最危急的時候,如果不是王玉功,李成才,趙赫你們捨生忘死為我開道,護我周全,可能今日我也站不到這裡和大家說話了。”

王玉功,李成才,趙赫。

“我的命是小,將軍則絕不容有失,哪怕再有下次,想要威脅將軍,只能從我的屍體上過。”

王玉功沉聲說道。

前番那場惡戰,為了保護將軍,他哨隊的袍澤死傷殆盡,他毫不猶豫為將軍擋了一斧頭,哪怕有鎧甲的防護,也入肉三分。

看向李成才,如果不是他及時趕來,可能自己也活不到今日。

唐清安滿意的讓眾人坐下。

他現在還不需要這般的激烈,穩步就班的按照他的計劃,順應大勢即可。

其實自己是如何想的,並不重要。

哪怕金州鎮江未來有十萬,甚至二十萬雄兵,也對朝廷造成不了威脅。

蒙古的疆域比金州鎮江大多少倍,有幾十萬控弦之士,不也奈何不了大周麼。

真正能對大周造成威脅的,是他們自己。

未來幾年裡,他們如果能把國家治理好,不用他們來制衡,唐清安會主動的提出,請朝廷派官員來治理。

而如果和歷史的脈絡一樣。

哼。

唐清安冷笑一聲,就怕他們到時顧不上他了,反而還要求著他。

所以不管是金州鎮江哪一派的人物,哪怕是趙緱用,唐清安照樣留在了金州。

趙緱用坐在人群裡並不起眼,雖然坐在武官之首位,卻沒有人願意靠攏他。

面無表情,他看到這裡文武人才濟濟,內心感嘆萬分。

誰能想到會有今日。

他原來迫於形勢,投降蠻族,被任命為原職,暫代復州,還在憂心局勢。

因為他知道,等蠻族騰出了精力,一定會調走他的,至此他就再也沒了機會。

雖然如此,可他想盡了辦法,也沒有底氣反正。

直到將軍的到來。

那時候將軍還只是一名備禦,自己卻是參將,論職位高了他幾級,不過因為自己是降將,所以沒準備和此人爭奪指揮。

本想著先等待機會,軍中向來以職位論高低,服從性強。

可沒想到此人竟然越了幾級,一下提拔為了遊擊將軍,可見其背後一定有人支援。

後來得知將軍是賈府的人,趙緱用也就不納悶了。

不然按照正常的功績核算,也不可能提拔如此之快。

遊擊將軍和參將職位相同,不過有職責上的區別,按照軍中慣例,參將略高於遊擊將軍。

當時的趙緱用,同樣也沒有著急。

然後金州在將軍手裡,就如火箭一般的速度壯大開來,然後一路提拔副總兵,總兵。

至此他不管是從職位,還是軍中的威信,已不能跟將軍相提並論。

前番在鎮江,他原本準備好好一展拳腳。

可惜。

趙緱用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