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伯爵把首相紐卡斯爾公爵趕下臺,他要求腓特烈承認失敗,割讓西里西亞,腓特烈拒絕,英國遂停止援助。
整個歐洲,包括許多普魯士人都要求腓特烈讓步,他計程車兵已經失去戰鬥的意志,他們聲稱如果再次受到攻擊,他們寧願投降。
1761年底,腓特烈二世發現自己孤獨的對抗一打以上的敵人。
他承認,只有出現奇蹟才能解救他。
一次奇蹟終於挽救了他,1762年1月5日,痛恨腓特烈的俄羅斯女皇伊麗莎白一世去世,繼位的彼得三世是腓特烈的崇拜者。
當腓特烈接到訊息後,馬上下令給所有的俄羅斯俘虜以衣服、鞋子和食物,並把他們釋放。
2月23日,彼得宣佈結束與普魯士的戰爭,5月22日,瑞典隨之與普軍媾和。
同月,10萬土耳其軍隊對匈牙利展開攻擊。
6月10日,俄軍重現投入戰場,然而這次卻是以普魯士的盟國身份參戰。
彼得三世穿著一襲普魯士軍裝,並自動請求為"國王,我的主人"服務,這是有史以來最為顛倒的情形之一(最聰明的腓特烈靠最白痴的彼得三世才得以活命)。
腓特烈心胸舒暖,他的軍隊士氣恢復。
不過他也同意他的敵人的看法:彼得三世是瘋了,尤其是彼得建議去攻擊丹麥,收復荷爾斯坦因的時候。
腓特烈只好靜靜的看著這個可憐的王子自己毀掉自己。
6月28日,彼得在一次他妻子發動的政變中被推翻,幾天後被暗殺。
繼位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命令俄軍立即回國。
當時腓特烈正準備攻擊道恩,遂要求俄軍司令將女沙皇的命令拖三天宣佈,他利用這三天打了一次博克施道夫戰役,7月21日,謹慎的道恩在損失2000人的情況下後撤。
他更願意等待俄普聯軍分裂。
7月23日,普軍重現佔領施韋德尼茨要塞。
而俄國終於退出戰局。
10月29日。
亨利親王率領萬人在薩克森弗賴堡戰役擊敗萬的帝國聯軍。
這已經是七年戰爭的最後一戰了。
整個西歐的資源當時已經耗盡,其中尤以普魯士為甚,14歲以上的孩子統統都被徵調,農村荒蕪,而商人由於毫無交易而破產。
奧地利當時人多錢少,國債高達1億古爾登。
西班牙帝國參戰不久就被打的落花流水,英國艦隊發動哈瓦那戰役和馬尼拉戰役,奪取了古巴和菲律賓。
法國破產了,他的殖民地失去了,海外貿易幾乎停頓。
英國急需和平來鞏固他所獲得的財產。
1762年9月5日,英國首相布特勳爵約翰·斯圖爾特派遣使節赴巴黎會見法國陸軍大臣舒瓦瑟爾公爵,如果法國願意割讓加拿大,英國將同意歸還西印度群島的貿易中心瓜德羅普島和馬提尼克島,同意歸還菲律賓和古巴。
同意法國在印度保留五個非武裝的貿易點。
老皮特在下院激烈的斥責這些條款,但是輿論支援布特勳爵。
11月5日,英、法、葡、西簽訂《楓丹白露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