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北岸河內郡治下,河陰縣。
嚴莊再次出現在了安守忠的帥帳,遞交了安祿山的手書,並轉達了大唐皇帝的要求和承諾。
“陛下說了,畢竟安先生是謀反的主犯,而且還是僭越稱帝的人,若是就這樣將他赦免了,只恐朝野一片反對。
故此再三權衡,陛下方才提出了這個要求,希望安將軍能夠率部北上征討渤海國,將功贖罪。
若將軍能夠為安先生恕罪,則天下人對於赦免安先生之事也就無話可說,而且安將軍還能夠名垂青史!”
安守忠拍案而起:“名垂青史什麼的,我就不奢求了,只是義父向我求救,無論如何我都要報答他!
你回去轉告大唐皇帝,就說我安守忠——降了!
何時出征渤海國只等陛下一聲令下,我安守忠便揮師向北,直擊渤海國!”
嚴莊聞言大喜:“哈哈……識時務者為俊傑,安將軍真是豪傑!”
安守忠苦笑:“敗軍之將,我算什麼豪傑?只能感謝大唐皇帝的不殺之恩!”
隨後,安守忠將麾下的六十多名將校召集到帥帳前面,向他們宣佈降唐的決定。
“諸位同袍,你們也已經知道南京淪陷,皇上被俘,太子在青州登基的訊息。
目前我大燕國已經窮途末路,本將決定率部向大唐朝廷投降……”
自從南京淪陷的訊息傳來之後,這支叛軍就人心惶惶,士氣低靡,每天都有士兵脫逃。
李抱玉率領三萬唐軍駐紮在黃河南岸,防守的森嚴壁壘,讓叛軍根本無法過河威脅洛陽。
就在這支叛軍進退兩難之際,嚴莊於數日之前抵達軍中,不經安守忠許可便在軍中散佈大唐皇帝招降的條件。
只要安守忠肯率部投降,朝廷將會赦免所有人的罪行,並冊封安守忠為懷化大將軍,賜爵廬陵郡公,所有將校願意從軍的可以繼續為大唐效力。
在嚴莊的蠱惑之下,大部分叛軍都傾向於投降唐廷,不想再繼續做困獸之鬥,畢竟老巢都被偷了,進不能進退不能退,再繼續抵抗下去還有什麼意義?
可以說,就算安守忠不投降,這支軍隊也已經失去了鬥志。
除非唐軍要來圍剿他們,不給留活路,才能逼的這支人馬做困獸之鬥。
但凡還能活下去,這些將領們都不想再繼續廝殺下去!
“我們都聽將軍的,將軍說降唐我們就降唐。”
幾個上了年紀的將領圓滑的附和,把責任推到了安守忠身上,表示這是主帥決定投降的,並不是我們貪生怕死。
一名校尉提出了擔憂:“大唐皇帝會不會像歷史上的西楚霸王那樣,先騙我們投降,再悄悄的把我們坑殺了?”
嚴莊站出來笑著道:“放心吧,陛下他是一言九鼎的皇帝,怎麼可能做出項羽那種言而無信的事情?”
“陛下說了,希望我們能夠在安守忠將軍的指揮下出徵渤海國,只要我們能滅了渤海國,朝廷絕對不會吝嗇封賞。
該加官的加官,該晉爵的晉爵,一定會與唐軍將士一視同仁!”
聽了嚴莊的話,現場頓時一片譁然,出現了兩種聲音,有人狂喜,有人懼怕。
“哈哈……這可真是太好了,我還以咱們投降之後就要解甲歸田,回老家種地呢,沒想到朝廷居然還讓我們當兵打仗,那我可就放心了!”
“是啊、是啊,能夠繼續在軍中效力,此生無憾,老子寧願死在沙場上,也不願意死在莊稼地裡。”
“能去遼東殺胡人,可比在中原自相殘殺好多了,我要跟著安將軍去遼東殺胡虜!”
“渤海國有將近二十萬軍隊,治下三十六府,三百多萬人口,憑咱們區區四五萬人出征,不是讓咱們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