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兩口一會兒卷這樣,一會兒卷那樣,幾乎沒說幾句話,悶頭大吃,幾樣菜吃出八十六個花樣。
吃完了,金海和玉芬往炕頭一歪,也不收拾碗筷,躺著不動,倆人都吃撐了。
玉芬一手摸著自己肚子,另一手摸著金海肚子說,“咱倆肚子都撐成小鍋了,你說咱倆夠沒出息的,好像這輩子沒吃過似的。”
金海伸一隻胳膊給玉芬枕著,笑著說,“想吃就吃,想喝就喝,人生苦短,何必琢磨。”
玉芬聽不懂,她往金海的身邊靠了靠。
立春這天吃春餅,或春捲,稱之為“咬春”。
下午,刁四河來看金海和玉芬,這丫頭學習好,考上政法大學學習法律。寒假放假在家,一直在家裡幫忙記賬。今天抽空,來看望二舅和舅媽。
幾人閒聊,先說了些村子裡新近發生的事兒,又問了些學校裡的事情,金海心生嚮往,他喜歡讀書,因為年代原因沒能進學。
玉芬見刁四河頭上梳著馬尾辨,也沒帶頭飾,就說,“今天立春,小姑娘頭上要戴蝴蝶和燕子,舅媽送你一個。”
說著從櫃子裡拿出個木頭盒子,和鞋盒差不多大。開啟,裡面都是銅絲和絹製成的頭花,蜻蜓、蝴蝶、蜜蜂,各式各樣,栩栩如生。刁四河眼睛都冒出小星星了,放下這個,拿起那個,又拿起那個,放下這個……她全都想要。
玉芬從裡面拿出一個花蝴蝶給刁四河戴上,刁四河美滋滋的在二舅家照了半天鏡子。
原來朱志國去世,玉芬拉扯三個孩子,玉芬看金海一個人養一大家子辛苦,就想幫襯一下。她就想和同村一個手藝人學做絹花賣,那人怕搶飯碗,不願教,玉芬就買來材料自己摸索,沒想到越做越好,開始是絹花,後來就做各種昆蟲頭飾,竟然越賣越好了。
後來金海開始收山貨,賣山貨,賺到了些錢,解了家裡面的燃眉之急。他看玉芬做頭花傷手又傷眼,就說啥不讓她幹了。
玉芬手頭這些,有當年做頭飾的時候剩下的,也有後來兒女成家立業後閒來無事做出來的。玉芬見四河如此喜歡,就有從盒子裡拿出一個蜻蜓、一個蜜蜂送給了四河,對她說你留著換著戴吧。
四河長相普通,但戴上這頭飾,彷彿又俏麗了幾分。開玩笑,純手工的頭飾,金貴著呢。
立春這天,女性頭上戴燕子或蝴蝶蜻蜓頭飾,叫做“戴春”。
立春這一天如此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