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髮嫁的時候琉璃該從長房出,但是琉璃踏進這門檻便覺厭惡,自是不想再讓自己一輩子的大事上再沾上長房的氣息了,於是仍在倚壽園。
因為黃昏時迎親的隊伍才來,所以規矩上與淑華她們差不多,都是早起去祠堂拜過祖先後,便給老太爺與何蓯立請茶問安,早飯後再回房裡梳妝更衣。
到了午前,自然又有許多人前來添妝。
而琉璃是不能出去的,由浣華素華陪著坐在房裡。
另有蘇姨娘以母親的身份在房裡張羅。
外間則有梁氏聶氏,老爺們自然也要在前院迎來送往。
小戚妃與淳陽作為兩邊都要到的人物,用了午宴早早地就走了。
陸沐陽也跟著一道來,因為有婁明芳等人在,倒是陪著坐到日斜時才走。
聶氏孃家兄嫂都來了,餘氏孃家沒有來人,只讓人送來了兩付頭面。
梁氏孃家因在外地,也是讓人捎來的禮,不過東西可比餘府貴重得多。
另外齊府因為妹喪,所以沒來,也沒有捎禮。
蕊兒將這些告知琉璃,琉璃也就是聽了而已。
真要說起送禮,誰還在乎著那幾個禮錢?只是這卻代表著一種態度。
也許齊府沒曾來人,是因為憎烏及烏,因為齊氏被長房的人逼死,於是就連琉璃也成了拒絕往來戶。
至於餘府的禮,琉璃是沒有受的,讓人換了張皮,讓季小全又退了回去。
王府迎親的隊伍吹吹打打震動了半條街,月桂海棠作為陪房人員的首領,負責指引著下人前後裡外的打聽動靜。
做了幾年跑腿的桔梗兒在這個時候就發揮了他特長,進出幾趟的工夫,就把隊伍的路線與程序摸了個一清二楚。
琉璃也有些緊張,雖然上輩子也是在祈府呆過的,可那只是將軍府,而不是定北王府,而且這次是以祈府長媳的身份嫁入,自己出身低,又坐了高位,凡事更與在何府規矩不同。
到底應了那句話,這是新姑娘坐轎頭一回,此去就跟她初入何府一樣,完全陌生的環境,又不知有些什麼在等待她了。
但是該來的還是會來,蘇姨娘正拉著她的手抹淚,叮囑她萬事當心的工夫,外頭就鳴起了喜炮,然後就聽一陣敲鑼打鼓,炮聲漸漸地近了正院。
不一會兒就有兩個作喜慶妝扮的嬤嬤領著八名侍女喜眯眯走了進來,唱了聲吉贊,就一左一右站到了琉璃身側。
等喜娘將喜帕覆上琉璃頭頂,面前終於被一片一望無盡的大紅阻擱,她就只能任由身邊人引導了。
出了閨房,過了倚壽園,再過了正院,終於到達前院廳堂,府裡所有人都齊聚在這裡,準備與她做出嫁前的送別。
她聽到有人哽咽,聲音嘶啞而充滿著不捨,那是蘇姨娘。
有人在旁邊端著長輩架子做例行訓話,冠冕堂皇,那是何蓯立。
有人在門下高唱吉時已到,喜娘領著她往門外走去。
手上的紅綢很長,琉璃心裡熱流上湧,那一頭牽著的是她這輩子的良人,不管怎麼樣,她總是經他的手出了何府了。
二道門處門檻很高,她的裙子有點窄,需要抬很高才能跨出,紅綢那頭略等了半刻,直接棄了那紅綢,不由分說伸出微有些粗糙但是溫暖的手過來抱住她腰身,然後放下她,牽著她走下石階,親手將她扶上花轎。
旁邊有人開始了驚呼,但是沒有人敢說什麼,畢竟在親眼見過他堂而皇之地領兵闖進府裡內宅之後,人們的承受能力已經大大提升了,這已經是他大將軍的老婆,別說他抱她過個門檻,就是直接抱回王府去,大概也沒有敢放半個屁出來。
琉璃進了花轎,花了好大會兒工夫才穩住了心跳。
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