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想來想去就只好走淑華這條路子。

只要淑華把自己勸通了,自己要是識時務的,自然就得去勸祈允灝,起碼也要對太子表示出足夠的尊敬來。

為政者要弄權,不光要靠實力,有時輿論也會起著很大作用。

只要她對太子表示了臣服,自然外頭輿論又會有新的風向了,比如說鎮國將軍與太子關係又修好什麼的,就算祈允灝什麼也不用為他做,有了鎮國將軍的名頭,少不了又要替東宮拉攏不少人氣。

所以淑華今日來的目的,其實是想勸琉璃在外人面前做番對太子臣服的姿態。

沒有她與太子對抗那事也就算了,她也就是個普通婦人,再對太子低三下四也影響不了什麼,可是當她領著祈允灝的近侍與太子槓上了,而且還槓贏了,在百姓眼裡,那就大大不同了。

作為這個時候的她,若是反過來還去臣服太子,淑華說的好聽這是避免讓祈允灝為難,其實當中受益最多的是誰,還用說嗎?“我不過一個婦道人家,外頭的事兒我管不著,也不是我能左右的。

至於太子,”她笑了笑,喝了口茶,“我當然是尊敬的.”

定北王府如今偏向太子還是親王,至今沒個準數,這也是令太子與慶王不敢鬧大的原因,在祈允灝沒有公開表態的情況下,琉璃當然也不能公開表達對太子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