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氏高興地應下,是夜祈允恪回來,她就按捺不住把這事告訴他了。

祈允恪也覺意外,想了下說道:“大哥大嫂左右是要搬去淮安王府的,雖然父親說他們身為長兄長嫂,往後定北王府的事也還是要參與,可是終究這內宅中饋之事自是不會再接手。

二房如今又沒有當家的人,二哥那人又無心於這些,聽大嫂的意思,倒像是讓你學著管事兒,栽培你的意思。

你索性就好好跟著她學,莫讓她失望。

來日不管我們承不承宗,自立門戶的時候,總還要仰仗著他們的.”

穆氏點頭道:“我也是這個意思,一筆寫不出兩個祈字,雖然不是一個母親生的,可也難得大哥他們不把我們當外人,既然如此,往後兩府走得親近,總是好的.”

祈允恪笑道:“家裡事大哥都聽大嫂的,你凡事多聽聽大嫂的意見,這關係自然就生疏不了.”

穆氏笑著點頭,翌日起,自是兢兢業業地往朝慶堂報到無疑了。

琉璃這裡有了她分擔些事,也能抽出身來辦別的了。

正月底她進了趟宮,向陸詔打聽為永王平反的事兒。

陸詔道:“時隔太久,證據蒐集起來太難了,好些證人都已經死了,譬如太傅太師那些人,如今已經掌握了一部分,可是當年的案子畢竟太大了,永王為禍被誅、竇珏奸臣謀反的形象深入人心,一時之間要讓百姓們接受他們是被冤殺的,若沒有十足的證據,要讓天下人信服是很難的.”

琉璃也明白他的難處,畢竟造成這冤案的是先帝,如今平反的又是他,如此反覆也極讓人質疑朝廷的清正。

如果民眾不相信當局,社稷就極容易動亂了。

“聖上估計還需要多久?”

她問。

陸詔沉吟片刻,說道:“多則半年,少則三月.”

琉璃點頭,然後道:“那能不能先下職恢復徐靳二人的身份?他們都是極有才學的人,即使不願意入朝為官,也應該得到尊重和承認。

再說了,在給先帝找解藥的事上,他們也有大功,至少,應該下旨恢復他們的本姓,然後發給他們戶籍這些吧?”

他們倆的功勞陸詔承諾會在替他們平反之後定論,可是靳宣和閔華的事兒成了,也很快成親,那時候總該讓閔華知道自己嫁的人究竟姓什麼吧?還有,如今東郊改建正搞得轟轟烈烈,靳宣到時總要出面立些文書,他沒戶籍,怎麼立文書?徐原也籌備在京中賣茶,他雖然有戶籍,卻是川蜀的,京城裡可不像別的地方,隨便什麼人都可以買鋪子做買賣,萬一要是奸細,那賣鋪子的人豈不擔大幹系?當然,琉璃也可以代替他出面,可他總要頂門立戶,她也不能一輩子替他出面不是?所以,戶籍這個事是必須得先落實的。

陸詔捏著下巴,忽然道:“陳瑗似乎不太願意嫁給朕,你有沒有什麼辦法幫朕說服她?”

陳瑗就是陳晦的女兒,陸詔瞧中的皇后人選。

他這個時候居然跟她說這個!琉璃一臉的正經頓時垮了,轉而堆起了一臉烏雲:“聖上能不能不要總是跟臣妾討價還價?”

陸詔施施然道:“朕也是跟你學的。

當初你那太祖聖諭跟朕做交換的時候,朕就覺得這法子很好用,一時就用順手了.”

琉璃板著臉瞪他,氣悶得說不出話來。

陸詔托腮道:“去幫朕把陳瑗說服了,朕立馬就下旨讓入宗籍.”

這次覲見不歡而散。

翌日琉璃讓桔梗兒拿著她的手書去順天府,嘗試讓他們給靳宣改回姓氏。

只要能改回姓陸,哪怕進不了宗人府名冊,那也是好的。

哪知道順天府卻與桔梗兒一道進府來了,見了琉璃便長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