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牧漁等相關內容,包括農業種植技術、畜牧養殖方法以及漁業捕撈技巧等等。雖然這些知識並非他們的專長,但出於好奇,兩人還是駐足停留了片刻。

最後,他們來到了六樓——這座圖書館的最後一層。這裡存放著大量關於工業方面的書籍,涉及機械製造、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等眾多領域。站在這一層,望著四周堆積如山的書籍,趙飛不禁心生疑惑:“為什麼這裡沒有政治、歷史、法律和心理學之類的文科類書籍呢?”

鄧凌也皺起眉頭,附和道:“是啊,我也覺得很奇怪。這裡這麼多書,為啥一點文科類書籍都沒發現?”

儘管滿心狐疑,但兩人最終還是未能在這座圖書館裡找到想要的答案。帶著滿腹疑問,他們離開了這個充滿未知的地方,決定去其他地方尋找有關這些文科類書籍缺失的原因。

兩人緩緩地沿著樓梯向下走去,心中懷著一絲期望,想要尋找到那些神秘消失的文科類書目。當他們終於走到一樓時,目光不經意間掃過一個陰暗的角落。在那裡,一塊古老而斑駁的石頭靜靜地佇立著,上面似乎刻有一些字跡。

兩人好奇地走近那塊石頭,仔細端詳起來。經過一番辨認,他們發現這竟然是一篇碑文。碑文的內容被直接翻譯成了中文:“《文明的墓碑》”。接下來的文字詳細描述了當時的情況。

原來,由於受到運輸能力的極大限制,人們不得不做出艱難的抉擇。在緊急撤離的時候,大家決定儘量優先攜帶人口。於是,第一批逃離者主要由年輕力壯的人們組成。他們優先攜帶不佔空間的電子版書籍,多餘的空間只帶了文科類書籍。

而剩下的那些其他紙質書籍,則成為了下一次計劃中需要攜帶的重要物品。然而,命運卻無情地捉弄了他們,那批勇敢的先行者最終未能再次歸來。這些書也就留了下來,被火星人搬進地下城。

值得慶幸的是,這些遺留下來的書籍都是用一種特殊材料精心製作而成的,它們歷經歲月滄桑,依然完好無損,甚至可以說是萬年不腐。只是如今,這些珍貴的書籍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實用價值,僅僅作為火星文明曾經存在過的一座孤獨的墓碑,默默地見證著那段遙遠的歷史。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會有後來之人偶然來到這裡,駐足欣賞這座獨特的文化遺蹟,並從中感受到先人的智慧與勇氣。

趙飛暗自思忖著,這一切簡直就是陰差陽錯!原本火星人認為首批派遣過去的人類僅僅是前去開拓登陸,並建立起全新的聚居地罷了。所以,攜帶電子版資料無疑要更為便捷,不僅易於複製運用,還能極大程度地節省空間。相比之下,那厚重的紙質書籍就只能被當作電子書的備用選項了。畢竟,在最初的登陸與開拓階段,這些紙質書根本派不上多大用場,反倒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唯有當局勢穩定下來,成功構建出安全可靠的城市時,紙質書籍才會真正展現出其存在的價值所在。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那艘承載著重任的大飛船竟然未能按計劃返航。與此同時,先期抵達的登陸人員因為登陸方案發生了變更,所面臨的更多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機。幸運的登陸者,他們能夠憑藉逃生艙內配備的各種電子裝置來保持相互之間的聯絡以及閱讀那些珍貴的電子版書籍。可是,如果某一天逃生艙中的電子裝置不幸出現故障或遭受損毀,那麼電子版的書籍也將極其容易伴隨著這些電子裝置一同消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