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曾外祖父是皇太極,其出身在蒙古各部中也堪稱翹楚。

胤礽其實知道兩人還沒出五服,算是近親成婚,可在這個利益至上的時代,輩分在上層貴族眼中就是個屁。

若非如此,太后當年也不會嫁給她的表叔清世祖了。

其實那日夢見上輩子的事之後,康熙就考慮過是否還要跟蒙古各部聯姻。

畢竟在他的夢境中,大清的強大毋庸置疑。

如此一來,大清免受蒙古各部及周邊國家的威脅,是遲早的事。

那他何必再送女兒去那等苦寒之地受罪?

康熙知道,若是他表現得強硬一些,蒙古各部短時間內不會對大清造成什麼危害。

可若是大清沒有按照預想的情況變得更加強大,蒙古各部也不會永遠臣服在大清的統治之下。

康熙糾結了幾日,最終還是決定把大格格二格格嫁去蒙古。

至於其他女兒,他會盡量遵循她們自己的意願。

康熙忽又想起當初胤礽那句,培養女兒們當野心家,去幹涉蒙古各部的軍政,之前還覺得他異想天開,現在看來也不是不可以。

大清若是強大了,他的女兒嫁到哪家,哪家都得把她供起來。

三月底,忙完了大格格的婚事,康熙自京師啟程,出發去多倫諾爾。

康熙打算以盟主的身份去調停喀爾喀蒙古各部之間的仇恨,並且將內外蒙古編分成旗,冊封其王爵,受朝廷直接管轄。

此次出行代表的意義重大,康熙打算秀一把肌肉,所以帶了三萬精兵,打算在喀爾喀蒙古搞一場盛大的閱兵儀式。

這回出行,康熙也把胤礽和胤禔帶上了。

胤礽對這變化已經不感到驚訝了。

反正他再怎麼驚訝也找不到原因。

能出門玩對他來說也算好事。

出發的第一天,康熙就把胤礽薅到了他的馬車裡頭。

胤礽想要騎馬看風景的心徹底涼透。

康熙坐在馬車裡頭批摺子,有一搭沒一搭地跟胤礽聊著。

不多時,康熙扔給胤礽一本奏摺。

“去年朕派曹寅去蘇州擔任蘇州織造,順便替朕監察江浙兩地的鹽政,竟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查出了幾個蛀蟲。”

康熙抬眼去瞧胤礽的表情,

“看看吧,你覺得朕該如何處置他們?”

康熙想與胤礽儘可能多聊一些事情,潛移默化地影響他,讓他放下對自己的防備。

胤礽拿起奏摺看了一眼。

上頭描述的還算詳盡。

心中不免泛起了嘀咕,

‘曹寅此人能力確實不錯,就是被老頭子坑得有點慘。’

‘若非老頭子先後幾次下江南都是曹家接待的,曹寅也不會為了填補接駕造成的虧空瘋狂挪用鹽稅。’

看完了摺子以後胤礽又長嘆一聲,

‘但其實,曹寅也根本沒有什麼所謂的身不由己,無非是被奢靡的生活慣壞了,胃口變得越來越大。即使填補完虧空,他也無法遏制自己繼續挪用鹽稅的貪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