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內三次征伐,已使國家疲憊到了極點,國內民夫工匠一心想逃避深山,國外作戰人員一心想歸家,加之飢餓、死亡等資訊不斷傳來,隋軍軍心,已然崩潰。人心不穩,軍心不定,這是第三敗。】

聽到這一番分析,李世民頻頻點頭,李祐所言和他總結出來的也相差不多。

對於隋煬帝失敗原因,李世民也有了各種各樣的應對!

對於天時問題,大唐目前沒有像隋朝那樣接連開鑿大運河以及各種“巡視”,所以國力儲存良好!對於大唐周邊的政權,也都是從頭到尾收拾了一圈,東突厥、鐵勒國滅,西突厥、吐蕃才被教育,南部諸國比如南詔國剛剛敲詐嚇唬一番,不安好心的小日子與大唐隔海相望,還沒能力打過來,一句話李世民環視一圈,發現一個能打的都沒有,而且這些政權短期內也不敢對大唐動手。

大唐有天時!

對於地利問題,這一次李世民可不打算像隋煬帝那樣好大喜功、要面子,搞什麼百萬大軍,攻打高句麗只需要出左右武衛外加陌刀軍、玄甲軍、特種作戰部隊外加後勤保障部隊,總人數不超過三十萬,這樣一來後勤保障將不再是什麼困難!

高句麗天氣寒冷問題,過去或許會讓李世民很頭疼,但是打下鐵勒,棉衣棉被甚至棉甲都可以供應充足,再準備足夠的煤爐、煤炭,等到了高句麗也能保證取暖問題!

大唐有地利!

對於人和問題,李世民不打算御駕親征,將戰場指揮全力下方,上有李靖這位大唐軍神坐鎮中軍,中間有李績、薛仁貴這兩位副帥,一為殿軍保證軍隊安全,一為前鋒奮力殺敵,下面還有程知節、牛進達、執失思力等一眾能獨擋一面的大將軍獨領一軍!

哦,對了!再加上李祐開發出來的飛鴿傳信和八百里加急聯合資訊傳遞以及資訊加密辦法,完全可以將軍隊通訊效率提升一大截!輕鬆實現戰略、戰術配合!

至於民心,那就更不用擔心,如今天下民心盡歸大唐!

相比於隋煬帝不佔天時、又無地利、更無人和,朕卻是站著天時地利人和!

此戰大唐必勝!

李世民反覆確定好幾遍,他無比相信最後的勝利者會是他李世民!

就在這個時候,李祐的心聲再次響起。

【其實就算是李二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恐怕也不能完勝高句麗!】

【這一仗恐怕要成為他人生最大的遺憾啊!】

嗯!!??

李世民很是不解,甚至心裡有些生氣。

好你個李祐,平日裡你吐槽、辱罵朕也就算了,朕念你為大唐做出的貢獻,既往不咎,可你到了這個時候還在亂說!

要知道這話你要是敢說出來,那就是蠱惑軍心,擾亂士氣,是重罪!

雖然心裡很是不服氣,但是李世民卻越發想要知道李祐為何這樣說。

好在李祐也並沒有讓他失望,默默在心中分析起來。

【在咱看來,李二未能滅高麗的原因有三:驕兵、親征、高句麗善守。】

【先說驕兵,自信是好事,但自信過了頭那就是自負,估計現在李二心裡對於拿下高句麗已經抱有十成把握了!】

李世民:....

李世民:咳咳,十成把握倒是沒有,九成九吧!

猛然間,李世民也覺得李祐說得對,自己好像的確有些自信過頭了。

先聽聽再說!

李世民開始認真傾聽起來。

【按照正常劇本,李二這次出征高句麗失利,代價慘重、勞民傷財,班師後感嘆道:“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事實上在戰前魏徵、褚遂良和房玄齡等大臣都極力勸阻李二不要征伐高句麗或者不要親征,但太宗堅持己見,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