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三月二十二,下午,陽光很暖,燕子很歡快。

金海心情舒暢,既為了中午吃到的豬肉大蔥餡餃子,也為了這夏初不涼不熱的好天氣。

金海想起了幾日前割來的柳條,好在當時放在陰涼處還潑了水,要不幹了就沒法用於編筐了,只能當柴火燒掉了。

金海坐在院中開始編筐,挑出幾根粗細一致的柳條,橫條四根,豎條四根,十字碼放。

再碼出米字形,用細繩固定。

接下來就是用長柳條轉圈編制,壓一挑一,稍微收緊就出現小筐的形狀了。

最後收邊,簡單的把柳條彎回來再插入相鄰的空裡就可以了。

收邊時,筐兩邊相對留出幾根長柳條,對接編成麻花形,作為提樑。

用剪刀剪去多餘枝條,一個精緻輕巧的小柳條筐就編好了。

金海口中吟唱“提籃小賣拾煤渣, 擔水劈柴也靠她 ,裡裡外外一把手,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聲音粗獷悠揚,帶著金屬的迴音,遠遠的盪開,傳出了院子。

金海熟極而流,雙手配合,手中不停,一口氣編了十來個柳條筐。

表姐過來告辭。王勝利又組了一個裝修隊,這下王勝利手頭人多了,不用原來那麼忙了,表姐打算明天就回家。

當天晚上,金海又請表姐吃飯。飯罷,表姐拿走了玉芬兩個頭飾,拿走金海新編的小筐兩個,然後就進了金海家後院子的大棚,開始自助式採摘……

金海也是哭笑不得,一邊跟過去幫表姐摘豆角,一邊偷偷問玉芬:“你知道表姐在家的綽號嗎?”

玉芬手上不停,湊到金海耳邊,小聲回答:“知道啊,不是叫‘小鋼炮’嗎?”

金海搖頭,將一把青綠豆角扔進柳條筐裡,低聲說,“不是這個!”

玉芬調動腦細胞回溯了一遍過往,發現並無這個資訊,於是好奇問道,“表姐不就這一個綽號嗎?對了,有人管他叫‘瘋丫頭’,是這個不?”

金海不再打啞迷,低聲笑,“不是這個,表姐的綽號是‘二土匪’。”

表姐在另一片地裡摘茄子呢,摘一個胖的,又摘一個更胖的,紫色的大茄子閃著微光,躺在竹筐裡,讓表姐滋生出一種不勞而獲的幸福感!

原來六十年代末期,經濟困難。表姐身強力壯 ,經常動手搶奪男孩子的玩具和吃的,為此沒少捱打,但表姐依然樂此不疲,時間長了,就得了這個“二土匪”的美名。

表姐從不搶女孩子的東西,加之和溫溫柔柔的玉芬關係很好,因此玉芬不知表姐這個綽號。

“二土匪”表姐在金海家一番搜刮之後,被女婿開著小車送回勝利村,表姐所在的村名和女婿的名字相同,也是一奇。

晚上,金海大師兄打來電話:“師弟,師父回來了,讓你明天到廟上來見他。”

還沒等金海回覆,一個爽朗的聲音從話筒中傳來:“金海,把你上次帶過來的那個散白給我捎來一百斤,我這酒沒有了!”

金海一聽有點慌,央求著說道,“師父,我這總共剩了那麼一百來斤了啊!你給我留點,行不?”

師父罵道,“不夠一百斤,你就拿你的茅臺、五糧液湊夠一百斤,你上次不還跟我顯擺你那收藏了好酒嗎 !在那裡唧唧歪歪像個老孃們!”

金海感覺被掏空,“師父,我說的是那個意思嗎 ?”

“你的‘意思’重要嗎?”

“不重要嗎?”

“重要嗎?”

“不重要!”

……

師徒兩人正在電話中玩著無限迴圈,金海聽到師兄在電話旁邊大聲喊,“師弟,明天來時把我的《黃庭經》帶過來還我。”金海果斷結束通話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