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的陽光不算熱烈,卻很明媚,攀登在玉皇山臺階上的金海心情舒暢,他縱聲長嘯,聲音在山谷中激盪。
因為既不是週末,也不是節假日,行走在山路上的人寥寥無幾,基本都為鍛鍊身體或者求佛而來。聽見金海的長嘯聲那幾人也大聲呼應,一時之間,玉皇山上彷彿來了狼群,嚎叫聲此起彼伏。
有了這段小插曲,上山輕便了許多,一萬三千四百六十三個臺階似乎也沒那麼難爬了,一個半小時之後,金海登上了山頂。
但見玉皇山山頭之下,茂密的叢林中冒著淡白色的煙霧,繚繞,蒸騰,彙整合雲朵,澹澹的幾朵白雲,一半鑲在天空中,一半粘在玉皇山一側的峭壁之上。金海賞此美景,不覺胸中激盪。
師父依然坐在玉皇廟門口,紅光滿面,白鬍子飄飄然,彷彿在世活神仙。
見到金海上來,師父嗤之以鼻,“你小子身體忒糟,這爬山的速度跟我比可差遠了,你師父我在這足足等了你一個半鐘頭了,要不是這天不錯,老道我早就回屋睡覺了!”
金海哈哈一笑,拱手道:“師父玩笑了,徒弟跟您比那不是螢火蟲跟大太陽比,差的太遠了麼!要不咋您是師父,我是徒弟呢!”金海不敢犟嘴,要不老頭真敢下山跟你比上一回。
師父聽言這才滿意,轉頭又問:“我的酒呢?”
“我讓我一個侄子幫你開車送過來,現在還在路上呢!”金海回答。
“早知道我的酒沒來,就不在外面等了 !”
金海有點懵,弄不清師父坐在門口是在等自己,還是在等那一百斤散白。
金海坐在師父身側,放眼遠眺。玉皇廟不遠處一個山頭,原來蒼翠茂密,現在已然禿頂。上面許多人奔來走去,推土機橫衝直撞,挖掘機探頭探腦,大卡車穿梭也似,好一派繁忙的工地景象。
金海心中好奇,問道:“那邊是在幹啥呢?”
師父告訴金海,玉皇山要開發成旅遊景點,開發峭壁下的那個巖洞,那個山洞已經命名為“修仙洞”,據說是玉皇大帝在世修行之處。
金海忍俊不禁,“師父,這巖洞是人幾個小孩無意中發現的,咋就跟玉皇大帝聯絡上了?”
師父聽了金海之言,瞥了一眼金海,說道:“你不信?據說山洞發現之日,山下有幾個村民見到了天上龍掛,還拍了照片。
夜裡那幾個村民夢見一人,穿著黃袍,駕著六條龍拉著的車,對他們說‘我張百忍修行之地現世,乃人間福報’。
後來那幾人一查,才知道張百忍是玉皇大帝俗家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