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歲失孤,十二歲稱哀,您二老私我為親子,家中兄妹視我為親弟兄,我有意拜二老為乾爹乾媽,從此堂前盡孝,不知二老,可願答應?”
二老一臉懵,根本不知道金海在說啥!
王勝利在旁邊翻譯,他其實也不懂,但他知道二舅心思,就在一旁替金海解釋,“金海想拜您二老為乾爹乾孃呢。”
二老大喜,連忙同意,李香蘭喜歡金海勝過一眾兒女,這下得償心願。
金海跪地,手捧茶水,口喊“乾爹!乾媽!”
二老接過茶水答應。
如此,金海塵世間多了 爹媽,王山嶽李香蘭老兩口塵世間又多了一個好大兒。
金海稱呼王百利為大哥,稱呼王二懶為二哥,稱大丫大妹,二丫二妹,小丫三妹。想稱呼王百勝為三弟,王百勝不答應,王百勝說:“你我兄弟,袍澤之誼,同過生死,豈是乾親可比?你還是叫我‘百勝’,我叫你金海吧。”金海以為然。
王家三兄弟,個個是學渣,務農的務農,開超市的開超市的開超市。王家三姊妹個個是學神,大學畢業,各嫁宜人,各有所成。
拜了乾爹乾媽之後,金海斷頓吃不上飯時可有了去處了 ,以前是別家混五頓,王家混五頓。認了乾親之後,成了別家混一二頓,王家混八九頓。後來他乾脆把糧食王家一搬,和王家搭夥吃飯。
有一天,老幹爹王山嶽叫過金海閒聊,老幹爹點燃旱菸袋鍋詢問他:“小子,乾爹說話你別多想啊。按理說,你小子八畝地還不用交公糧,糧食應該夠吃啊,咋整的這麼困難呢?”
金海稟明瞭原由。
老幹爹說:“小子,要不咱們兩家合種,你小子還能邊幹活邊學,也免得那麼好的地讓你給遭淨了。”遭淨了就是東北方言裡浪費了的意思
乾爹王山嶽、大哥王百利那都是好莊稼把式,金海聰明伶俐。前者真教,後者真學。金海很快學會了一身種地的本事,並大有青出於藍之勢。
乾爹王山嶽見金海學會了種地,並且種的挺好,這又提出兩家各種各的,各吃各的。王老爺子不願意佔乾兒子便宜。
時光如白駒過隙,歲月似奮馬之蹄。
王山嶽老爺子身經百戰,一身傷病,養家餬口,左支右絀,六十多歲就榮登極樂了。
親友、戰友、四鄰一番哭、吹、送,老爺子入土為。
各位看官,小弟我只是想了兩三個故事就開始寫這篇小說的,隨著字數越寫越多,時間線難免不夠準確,人物關係或有不清之處,我儘量避免大的邏輯漏洞,不影響各位看官老爺的觀感,如有謬誤,還請多多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