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論道 (第1/2頁)
我把他們忽悠瘸了356 陸少曦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長公主殿下,對於‘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於法術,託是非於賞罰,屬輕重於權衡’你有何見解?”嚴詡問。
這一段話,是韓子這一篇著作的核心思想,是他治國的主張,自然也是葉景辰重點講解過的。
“凡事都有兩面性,智巧和心機固然能讓人無往不利,但也會導致人們過於自負和固執,從而產生煩惱和痛苦,做出錯誤的決定。”
“這世上固然有多智近妖的智慧之人,或許能一時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但一人終究計短,總有主觀臆斷超越理智的時候,所以治理國家之時,不能太過於依賴個人的能力!”葉靜姝只是稍加思索,便開始侃侃而談。
“是人就難免會有私心,但是統治者一旦有了私心,往往就會失去公正和客觀,導致做出錯誤的決策。所以,治理國家應當以國家和百姓的利益為重,公私分明!”
“無規矩不成方圓,治理國家,也應該遵循法律法規,依法治國,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治國策略,上到君王,下至黎民百姓,所有人都遵守律法,國家自然會井然有序,政令通達。”
“人非聖賢,有私心、有臆斷,所以主觀的是非判斷不可能一直都正確,制定明確的獎懲制度,然後讓所有人都知曉這些制度,更加公平公正,也更能調動所有人的積極性,畢竟,治理國家並非君王一個人的責任,而是與所有人都息息相關!”
“同樣的,個人的喜好或道德並不能作為判斷一件事情正確與否的標準,君王在治理國家時,應當依靠明確的法律,以及公正的賞罰制度,來維持國家的長治久安,避免混亂和紛爭。”
“總結一下,韓子的治國理念就是法治取代人治,本公主完全認同這一點,律法應當凌駕於所有人之上,人人遵守,這個國家自然就能有序運轉!”葉靜姝從容自信,口若懸河。
嚴詡聽的是心潮澎湃。
身為女子,卻有這樣的見解,完全不輸男兒,難道長公主就是那個給他寫信的人?
“殿下,‘不逆天理,不傷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不急法之外,不緩法之內’又作何解?”嚴詡繼續問。
葉靜姝卻不想繼續回答了。
並不是回答不出來,而是她今天已經說了很多的感想了,如果嚴詡一直問下去,難道她要一直說下去嗎?
在他們文華殿,可沒有獨美的傳統,各抒己見,才是他們的風格。
“先生,關於對這段話的理解,您不如換一個人來回答?”葉靜姝笑著說。
然後不待嚴詡說什麼,她就已經替嚴詡點了一個名字,“二皇弟,不如你來說說?”
“是!”葉景銘當即應聲,思索了片刻,就開口了。
“不違背自然規律,不傷害人的情感和性格,是告訴我們要順應自然,尊重他人。”
“不故意放大別人的過錯來挑剔別人的小毛病,也不要故意洗去外表的汙垢來掩蓋自己內裡的小毛病,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寬以待人,嚴於律己’!”
“不能將律法或者標準之外的事情看得過於嚴苛,也不能將律法或標準之內的事情看得過於寬容。在法律和人的情感道德之間,應當秉持著公正和中正,既不過分嚴苛,也不能太過寬容。法不容情,但法亦有情!”
“依法治國確實應該是治理國家的主方針,但如果一味推崇法治,忽略人的七情六慾,又會讓這個國家變得冷漠,所以,應當以法制為主,道德為輔。”葉景銘說著他的見解。
這樣的言論同樣讓嚴詡激動,卻又有些疑惑,因為二皇子的觀點也與他的想法很接近,也像是給他寫信的那個人。
“二皇子,‘禍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愛惡;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故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