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探春與書鋪 (第1/4頁)
朕在紅樓搞事業... 聿竹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而這些人得了錢給家裡一說,就這麼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大夥都曉得這次衙門修路真的有錢拿,不是忽悠人的!隨後幾日,來登記的人不知凡幾,百姓們做工的意願空前高漲。
反正現在春耕結束,閒在家裡沒啥事,還不如出來賺錢呢!衙門這邊倒也沒意見,畢竟人多了修的快,他們也能早點讓州府驗收。
故而比之先前的修路計劃書,如今實際招收的民夫多了足足一倍。
而這邊施工路段人多了,有那腦筋靈活的小販便在道路旁,給這些民夫兜售吃食。
一開始大家都捨不得買,因為衙門只發錢,又不管飯,故而都從家裡帶了吃食,倒也不缺兩口吃的。
可耐不住小販那有熱湯熱餅子,聞著就香,賈芸等一眾監工坐在一旁吃的歡,饞的一眾民夫險流口水。
再看看自己手中石頭一樣硬的餅,真個能把牙硌掉,頓時就有些食不下咽。
時間一長,就有不少人忍不住了,尋思著兩個餅一碗湯不過一個銅板,一天吃一頓乾的,再來一頓熱乎的,也不是不能接受。
於是一個個都往小販那邊買吃食,小食攤的生意日漸火爆,引得更多的人跟著過來一道擺攤。
且此處又不是城裡,擺攤也不收費,小販們熱情高漲,直待修完路,很是賺了些錢。
相似的情形不斷髮生在各縣,尤其是驗收竣工後,民夫們極有購物熱情,紛紛湧進縣城買糧買布。
一時間縣城各商鋪和擺攤的,叫賣聲不絕於耳,倒讓縣裡熱鬧不少。
這麼一搞,就有幾個縣令察覺出花錢招工的好處來。
正巧城牆有些舊了,水渠也該修一修,就有人把心思動在此處,想照貓畫虎,招工做活。
賈珠這幾個月心思都在修路上。
如今竣工了,他心情亦是不錯,還親自往幾個縣去實地考察。
見新修好的道路平坦寬闊,路面也十分堅實,他心中滿意,表揚了縣令和胥吏們一回。
如今方回府衙,就接了某縣縣令的信。
他展開信箋,一目十行看完,沉吟片刻,方鋪紙研磨,細細寫了意見,大概就是“如今都六月底了,還有倆月棉花就要採摘。
再者新織機已經造出來了,圖紙和樣機也發到各縣,當務之急是抓緊製造和推廣織機,這邊可不能耽擱。
至於修城牆和水渠,這個如果人力足夠,倒也沒什麼問題。
只不過府衙沒錢了,經費上面,還得你們自己努力.”
那知縣接了信,對織機的事自沒什麼意見。
再一看後頭,險沒噎個跟頭,縣裡自己出錢,這可與他的想法背道而馳。
其實就是想跟府衙要錢,這才給大人寫了信。
不然修城牆、挖水渠這點小事,他堂堂縣令,自己就安排了好不好!可大人的意思也不好違背,他只得從長計議,把縣衙的錢細細掰扯一回,這才揪著鬍子思考,怎麼能省點錢把城牆修一修。
秦北這邊在風風火火搞建設,江寧這裡,寶釵也終於戰勝了內心的煎熬,重整精神投入賺錢大業。
一路到了京城,還是借住在榮國府,賈母和王夫人婆媳如今對她更添幾分熱情。
這日府裡竟設了接風宴款待,王夫人叫人往族學喊寶玉回來,倒像是為寶貝兒子跟外甥女創造見面機會。
而後一連幾天,王夫人晚間都叫寶釵陪她用飯,無一例外要喊兒子過來。
姨媽以往對她好,卻也不像這般,吃飯都要一起,寶釵何等聰明,很快就曉得是什麼緣故,不由心中暗惱。
她面上雖未帶出,可到底淡淡的,頗是寡言少語。
寶玉也覺沒趣,來了幾日便不想過榮禧堂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