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賈珠欲建榷場,寶釵啟程北上 (第1/4頁)
朕在紅樓搞事業... 聿竹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賈珠揉了揉鼻子:“無礙.”
說罷打發賈芸下去:“你先去忙,不必在這裡杵著.”
賈芸應了一聲,輕手輕腳推門出去,賈珠這才蹙眉深思,繼續思索奏摺要怎麼寫。
如今的榷場在山西西北方向,離大同和榆林衛都不遠,是山西最靠近北部的一個鄉鎮。
這邊做榷場雖也不錯,可賈珠在秦北實地考察過,有一處名叫“甘溝”的地方,地理位置更優越。
此處本就是交通要塞,秦北治下新修過路,往北走就能出長城行至關外,現在又北通哈達、東接建昌、西達平泉、南承長安,端的是四通八達。
最重要一點,如果把新榷場建在這裡,秦北府就能成為來往客商必經之路,想不繁榮都難。
此外甘溝被榆林衛拱衛,又與大同相距不過百里,安全上面亦是無虞。
思及此,賈珠便不想浪費這麼一處風水寶地,想跟永嘉帝說一回新建榷場之事。
不然隔壁榷場雖好,秦北分不到羹,幹看著也太難受了!想了數日,又花了兩天寫出摺子,附上當地輿圖,賈珠令人送去京中,這才繼續他的春耕事業。
而他不知道的是,薛表妹已悄悄北上,往山西這邊做生意來了。
原來寶釵為了跟著商隊北上,先後跟薛嶺談了數次,均鎩羽而歸。
眼瞅著過完年,一晃到了出發的日子,她心中焦急,只得留書一封不告而別,悄悄尋商隊去了。
薛家商隊還是第一次往榷場做生意,薛嶺極為重視,令吳管事親自帶隊走一趟。
吳管事帶了十幾車貨,又聘了鏢師隨行,這才帶著夥計和侍衛們往城北集結,準備出城門往京裡去。
寶釵一身男兒打扮,揹著個包袱悄悄跟在後面,隨著一路出了城。
瞧著走了小半個時辰,路邊有個茶寮,眾人停下歇腳,她這才過去尋管事,低低叫了一聲吳伯。
那吳管事正坐著喝茶,聞言轉身,頓時唬了一跳,連忙放下粗瓷杯子,扯著寶釵的袖子把她拉到一邊,壓低聲音道:“小姐,您怎麼來了!老爺有吩咐,這趟不讓你去!”
寶釵笑了笑:“我偷跑出來的,已經給父親留信了.”
見吳管事急得額頭冒汗,寶釵勸道:“吳伯,左右都走了這麼長時間,身後跟著這麼多貨,您也別想著送我回去了,還不如讓我跟著長長見識.”
那吳管事嘆了口氣:“小姐這般,到底不大妥當.”
見寶釵執拗,吳管事是下人,到底做不得她的主,只得道:“那小姐還是扮作男子,凡事莫要出頭,別讓人認出來了.”
寶釵連忙應了,吳管事卻心中發愁,借茶寮的地兒寫了封信給薛東家,告知遇上寶釵一事,令一個夥計快馬加鞭回去送信,這才繼續啟程。
於是薛姑娘便隨商隊一路北上,因未走水路,到京城已是五月上旬,正是跟黛玉約好的碰面時間。
吳管事也曉得此行要為長公主運送藥材和大夫,所以才先往京城過來。
寶釵跟他知會一聲,親自往藥鋪尋了黛玉,清點數量無誤,便帶著大夫準備告辭。
黛玉見她一身男兒打扮,連忙扯著寶釵獨往裡間,低聲問道:“寶姐姐也要往西北去?”
寶釵點了點頭,黛玉便令鸚哥從書架上拿出一個木匣子:“寶姐姐見了表哥,把這個給他罷,裡面是制的成藥,想來也有些用處.”
見寶釵接過匣子,黛玉又道:“去年表哥赴任,青黴素做的少了,便沒給他。
如今制了許多,這東西姐姐便替我捎一程吧.”
寶釵見她竟單獨給賈珠送東西,心裡怪怪的,卻也說不出拒絕的話來。
拋卻這一點,她還有股隱秘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