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夫妻二人回去,寶玉聞訊趕來,神情有些悶悶不樂:“大哥,你勸勸父親,別讓我去秦北了.”

這位自己不敢開口,賈母和王夫人也不幫他,只得尋親哥說項。

賈珠雙手一攤,只說沒轍。

寶玉倍感失望,蔫蔫回了隔壁。

次日一早拜別賈母、賈政夫妻,賈珠帶著寶釵、寶玉等人啟程,再次踏上征途。

因是二月中旬,為了不耽誤春耕,一行人顧不得沿途賞景,加速往西北去。

等到了秦北府,見這裡光禿禿的山上刮過黃沙,寶玉猝不及防被撲了滿臉土,一時臉都綠了。

襲人趕緊給他戴上兜帽,進了府衙安頓下來,方各自梳洗。

賈珠把寶玉放在自己隔壁院子,挨著賈芸、賈芹,顧不得休整,自己先往前衙處理政務。

寶釵既是正頭奶奶,晴雯也不越俎代庖,忙把一干內務交給她,自己打個下手,倒樂得清閒。

晚間各處歸置好,次日一早賈珠在議事廳開會,討論甘溝榷場的招工建設之事。

眾吏實沒料到,賈大人進了趟京,不僅娶了個美嬌娘,還給秦北爭取了這麼件大好事!大家都眉眼帶笑,誠心誠意拍賈府尊的馬屁,賈珠把溢美之詞聽了一通,險被麻出個好歹,趕忙把話題拐到榷場建設上,這才止住眾人的嘴。

一連開了三天會,賈府尊率眾制定了“榷場建設計劃”。

甘溝鎮所在的縣此時方知要在他們那裡建榷場,縣令喜的一刻也坐不住,馬不停蹄就來了——這可是大好事,得看看賈大人有何吩咐!這高縣令來了府衙,見到的就是新鮮出爐的建設計劃。

細細讀過、讚了又贊,按著賈珠指示,他並未久留,連夜回縣城安排部署。

甘溝鎮既要作榷場,這裡的百姓就得遷走。

此時流行“安土重遷”,故進展不大順利。

好在縣衙出了高價買鎮上的土地屋舍,又花了一個月,把百姓妥善安置在縣城各處,不令他們流離失所,倒未生出亂子。

第一步圓滿完成,下一步就是招工建設,恰春耕時節,百姓逐漸忙碌起來,榷場招工便遇著“用工荒”。

賈珠這邊,現下忙得腳打後腦勺,不是為了榷場,卻是推廣新作物所致。

去年玉米和馬鈴薯在花園長勢頗好,尋幾個莊稼把式看了,都說是豐收。

下人早把糧食收了放在幾個大筐裡,如今賈珠回了秦北,自是親去看了。

瞧著堆成小山似的玉米和馬鈴薯,賈大人心潮澎湃,深覺兩樣作物高產,實在適合秦北!叫管事的往後院傳話,當天中午,寶釵便安排廚下用新作物做吃食。

不知玉米怎麼烹飪,廚娘將一整個棒子都煮了,吃起倒也香甜。

用袖子遮了臉,寶玉一邊剔牙,一邊道:“這玉米旁的都好,只一樣討厭,竟然塞牙!”

眾人皆笑,嘗過玉米,把筷子伸向馬鈴薯。

廚娘將其燉湯,放了些豆角進去,瞧著竟也不錯。

賈珠心中喜悅,飯後帶著賈芸、賈芹、寶玉去議事廳,另叫戶房經承過來,令其領著三個賈家子弟,把糧種分至府城周邊村落。

一邊說,他一邊讓寶玉寫春耕告示,要求各家今年主種玉米和馬鈴薯。

若收成不好,皆由衙門兜底。

寶玉哪會寫公文?他慣常學裡混日子的,自是混不上心。

此番當眾丟了醜,頓時面上泛紅,鼻尖都滲出汗來。

賈珠說完,瞥見寶玉一個字未動,再瞧他的樣子,便知是何緣故。

嘆了口氣,也未批評他,只令賈芸過來寫了,囑咐其日常帶寶玉熟悉工作,這才派人往三州十六縣傳話,叫他們的長官過來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