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些知州、知縣們將信將疑地領了兩小包糧種回去,按知府大人的命令在各自的試驗田裡種下,府城周邊的村民也按賈珠的吩咐,把新糧種埋進地裡。

不是沒人質疑賈府尊此舉正確與否,秦北百姓卻說:“大人沒來之前,我們都餓得討飯了。

自大人來了,現在我們有飯吃、有衣穿,都得念大人的恩情!現在大人讓種別的,這有啥,種就種唄!跟著大人,總不會餓死!”

說罷,瞪著這人:“你這小子,恁個不懷好心,竟挑撥我們跟大人的感情!”

一時嚷嚷起來,引得七八個漢子圍到跟前,待曉得緣故,竟把這人扭送衙門,說是外頭來的奸細。

那人臉都漲成了豬肝色,想死的心都有了。

賈珠在裡頭聽人回稟,說是抓了奸細,還以為韃靼來了,忙出來審問。

而後方知,竟是長安府那邊來的。

榷場動靜大,秦知府這是派人過來探虛實呢!這“奸細”還沒到榷場,往田間地頭瞧見新作物種子,按捺不住問了,這才被人發現。

摸清緣由,賈珠哭笑不得。

秦知府怎不光明正大過來,倒派人暗訪?想到那人彆彆扭扭、看不起旁個,賈珠思忖片刻,頓時瞭然——秦越又倔又好面子,眼下發現他賈珠是個幹才,卻拉不下臉過來學經驗,方有此舉動!想到這裡,賈珠看過身份腰牌,把人放了:“我可不似姓秦的,茅坑裡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

既想看榷場,你這幾日跟著我,一道往那邊瞧瞧.”

於是一行人忙完春耕,又到甘溝鎮。

前些日子得了高縣令的信,賈珠正琢磨著從哪招工,寶釵看他廢寢忘食,便給提了個建議——找商人幫忙!薛家長安府、漢中府的管事前兩年便得家主指示,可為賈知府提供力所能力的幫助。

只賈大人在秦北風生水起,沒聽說需要他們,兩個管事便各忙各的。

如今寶釵嫁人,跟著一道來秦北,又親自寫信叫他們過來,二人便知有事,忙放下手中事務,往秦北拜見。

得知原委,兩位管事齊聲道:“招工的事有我們,請大人放心。

至於建榷場,薛家也可為大人盡綿薄之力,只盼到時與我們幾間好鋪面便是.”

一聽這話,賈珠暗道:“還真是沾了寶釵的光了!”

沉思片刻,方笑著謝了:“既如此,你們拿出個方案。

給百姓的工錢,也不好讓你們太吃虧,衙門這裡也出一部分。

至於發錢的事,就拜託你們了.”

二人應喏,賈珠笑了笑:“榷場的地段,你們可以先挑,房契到時送與你們,算是感謝!”

因那地原是百姓的,如今遷走,上頭便要重建商鋪。

賈珠不過花點私房銀子,替薛家把看中的鋪子買下便是。

其實按他的打算,新的榷場日後與臨原一樣,都是收租金,不賣鋪子的。

薛家這邊雪中送炭、鼎力支援,他也不好太簡薄,此番也算破例了。

聞言,兩個管事大喜。

新榷場在秦北的訊息傳開,必有大商賈聞風而動。

好的地段人人爭搶,他們此番幫忙,自有私心在裡面。

賈大人肯這般承諾,當真是極厚道的了,二人對他的印象,登時好的不得了。

除了薛家,賈珠受媳婦點撥,又去城中豪族那裡打秋風,美其名曰“發展秦北、攜手共進”,恨得一眾豪族牙癢癢。

可賈大人又給他們除榷場主幹道外,其他商鋪的“長租權”,捐錢多的先挑,日後租金比臨原榷場低兩成,引得一眾豪族既恨他奸詐,又忍不住咬餌——都知道這榷場一旦建起來,賺的錢海了去了,實在是難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