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社學與保媒 (第3/4頁)
朕在紅樓搞事業... 聿竹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著賈珠問起秦北的事。
寶玉鬆了口氣,任王夫人拉著坐在身邊,玉釧給他倒了茶水。
正嗑著瓜子,見賈珠要去男客那邊,寶玉猶豫片刻,還是跟著一道。
賈母想挽留,瞥見王夫人欣慰的目光,抬起的手不由一頓。
鳳姐乖覺,立時讓奶孃把大姐兒抱來,引得賈母伸手摟了曾孫女,話題便順勢轉到大姐兒身上。
不提遊子遠歸的喜悅,賈珠好生休息了一晚,次日便往吏部述職,晌午後又進宮陛見。
依舊在太上皇宮裡,跟天家父子細說一回榷場和新作物推廣之事,永嘉帝提及把新作物分批推廣全國,賈珠沉吟道:“陛下有所不知,玉米、馬鈴薯雖好,卻更宜北方耕種。
《晏子春秋》有云,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南方氣候溫暖溼潤,依臣看,東南恐怕不宜種植。
若要往南邊推廣,四川、湖北、雲貴倒可一試。
當然,具體應由陛下聖裁.”
這些推斷,也是他跟秦北的莊稼把式聊天時想到的。
南面不似北邊常遇饑荒,許多地方乃產糧大省,宋時就有“蘇湖熟、天下足”的美名,想來也不需要玉米和馬鈴薯。
況糧種有限,還是先顧好北面,再往南方合適區域推廣才是!太上皇不發表意見,永嘉帝蹙眉沉思良久,才算認可他的意見。
從宮裡出來,就要準備過年了。
賈珠閒不住,還往族學去了一趟,見了賈薔幾個,方知賈薔今年中了秀才,如今正往舉人努力。
勉勵賈薔幾句,賈珠扭頭跟賈珩說話,囑咐他不要氣餒。
這位今歲春闈落榜,不過十九、二十的年紀,又是第一次參加,按賈珠的想法,實在正常。
賈珩倒心態平穩,他師從楊毅,這位四十上才中了榜眼,兩廂對比,自己年輕的很,且早著呢。
再者,也不是人人都跟珠堂兄一樣,能一考即過。
人貴有自知之明,亦無需跟旁人比較,否則真是自尋煩惱!見賈珩不受影響,賈珠心中滿意,不由笑道:“珩弟,你的親事定下來不曾?”
提到親事,賈珩搖搖頭,耳朵有些紅了:“弟弟想著,等下科春闈過後再說,旁的事倒令人分心.”
看他一臉認真,賈珠勸道:“成親跟科舉並不衝突,若有合適的姑娘,為兄可替你保媒.”
自己在賈珩這個年紀,蘭哥兒都要生出來了。
再等一科,賈珩都多大了!這小子自中了舉,家中都依著他,竟沒人做他的主。
他要不想成親,他爹孃都沒法子。
可賈珠到底與旁人不同,賈珩尊敬他,還是肯聽話,猶豫片刻,方面露羞窘:“若堂兄保媒,弟弟…弟弟成親也不是不行.”
瞧他紅撲撲的樣兒,賈珠好笑:“成,這事包在我身上了.”
賈珩簡直是落荒而逃,賈珠哈哈大笑,跟楊毅、李忻幾個敘過寒溫,回家便問李紈三小姨子的事:“我記得你有兩個妹妹,不知定親了不曾?”
李紈摸不著頭腦:“二妹出嫁有幾年了,三妹去歲也定親了,怎麼了這是?”
賈珠嘆道:“惜乎,我有一樁好親事想說與三妹妹,不想竟錯過了,可知我那兄弟沒福分.”
李紈一問才知,賈珠說的是旁支裡的賈珩。
賈珩家世雖不顯,但二十歲的舉人,也不算差了。
心思一動,李紈拉著他的手坐下:“這倒巧了,沒有三妹,卻有個堂妹真真合適。
我叔父前幾年故去,嬸孃在江寧帶著兩個妹妹過活。
去年年底出了孝,嬸孃帶著兩個妹妹來京,如今正在我孃家住著。
大妹妹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