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榷場開門紅,作物大豐收 (第2/4頁)
朕在紅樓搞事業... 聿竹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很,心中好奇,很想過去瞧瞧。
知道這位曾是“女陶朱”,如今閒在家裡難受,賈珠體諒她,不似旁的男子一徑要求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便爽快應了。
正好衙門無事,他索性一道跟著去,也看看寶玉和賈芸叔侄倆在那邊怎麼樣。
一路上來往車輛絡繹不絕,到了榷場這邊,客棧、酒樓等生意興隆,吃食比秦北府還多,連川菜館子都有了。
瞧著車外的熱鬧勁兒,夫妻兩個頗有興致,還在路邊買了些糖炒栗子。
等見過寶玉兩個,瞧他們都好,寶玉也不似先前笨手笨腳,賈珠面露滿意之色,覺得這弟弟也非一無是處。
晚間夫妻兩個睡下,寶釵倚在賈珠懷裡:“依我看,這榷場還少一樣生意。
可惜了,竟沒人做.”
賈珠“哦”了一聲,語帶幾分好奇:“是什麼?”
寶釵微微一笑:“幫忙送貨的鏢行!”
不過說完,她又有些洩氣:“我既嫁了你,也不好拋頭露面,只能折了這念想了.”
摸摸她的頭髮,賈珠沉吟道:“你若真有想法,我是支援的。
只咱家不能經商,況總有回京的時候,到時恐怕顧不到這裡,你待如何?”
寶釵見他不反對,從懷裡掙脫,立馬坐起身來:“無妨。
我給我爹寫封信,請他老人家出面就行,我在背後出謀劃策.”
她神采奕奕,賈珠拉著媳婦重新躺下,二人方說起這生意來。
眼下大明有兩大郵政機構,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驛站這邊,主要是傳遞軍事情報、為遠行官員提供食宿,急遞鋪則用來運送緊急公文。
因為設定地點相同,這兩個機構多併成一個部門。
至於專門運送東西的,民間有漕幫和鏢行兩種。
漕幫率先開展了民間水上運貨業務,陸地上大家則是依賴鏢行。
只秦北這地界,連個鏢行都沒有,寶釵的話也不是沒道理。
夫妻兩個商量了一通,第二日寶釵便興致昂揚寫信去了,賈珠自去榷場衙門不提。
一連在榷場待了三天,二人回了秦北,賈珠這邊也得了今秋玉米、馬鈴薯大豐收的喜訊。
按照系統提示,秦北的種植方法是玉米和馬鈴薯套種,算是變相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以府城周邊青馬鎮舉例,畝產量達到了驚人的一千五百斤!當然,按著系統給的資料記載,地球西元兩千年左右,畝產已經達到兩千五百斤,如今的產量,不過人家的五六成罷了。
可這也了不得,他賈珠而言,可就從沒見過這麼高產的作物!和他的反應一樣,收穫時不獨百姓,當場的胥吏也驚呆了。
看著堆積如山的糧食,人群中爆發一陣歡呼,不知誰帶的頭,呼啦啦皆往府衙方向叩首。
賈珠自不知他在百姓心中成了“后稷轉世”,還有人要給他立長生牌位。
此時得知府城周邊糧食大豐收,肯定餓不著了,便問起各州縣的情況。
戶房經承這幾日走路帶風,聞言笑道:“他們的試驗田也大豐收了,只是比不得咱們府城糧種多,所以當初種的少.”
賈珠心生歡喜,點點頭道:“快,你把府城周邊的資料匯總一下,我要給陛下寫摺子!對了,各準備兩箱子糧種,我要一併送去京城!”
戶房經承“哎”了一聲,腳步輕快地下去了。
賈珠站起身來,只覺窗外天格外藍,雲也白的可愛,心情十分明麗。
過了四五日資料來了,他醞釀一番,這才揮毫研墨,細細說了一回玉米和馬鈴薯的事,又把當初的種植冊子讓賈芹手抄一份,連同糧種,一道送去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