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得此番回來,便不會再走了.”

王夫人急忙道:“此話當真?”

賈政笑了笑:“那還有假?我親耳所聞!”

王夫人一聽這話,喜得什麼似的,眼睛都笑沒了,往後幾日跟誰說話都和顏悅色的。

這下子,府裡上下都知道老太太心情好了。

是的,自搬去閣老府,因成了宅邸主人,賈珠這下子當上老爺,李紈、寶釵、黛玉自是太太,賈政兩口子便是老太爺、老太太了。

初初聽聞這樣的稱呼,賈珠還覺得怪怪的。

時間一長,也就習慣了。

進入八月,賈府的首要大事,便是賈蘭要參加秋闈。

這次一道去的同窗不少,因賈珠不得空,還是賈政親自送考。

路上祖孫兩個同乘一車,其他人則在另一架馬車裡。

政老爹一夜未睡,頂著兩個黑眼圈,對長孫那叫一個殷殷叮囑,期冀之色溢於言表。

賈蘭雖十分睏倦,祖父跟前不可隨便,還是挺直了脊背,靜靜聽著。

等進了號房,發現果然如父親所說那般狹小,賈蘭嘆了口氣,按傳授的經驗,先裹著厚毯子睡了一會,等敲鑼髮捲,覺著精神好些,方研墨答題。

秋闈結束,賈蘭幾個皆在家睡了個昏天黑地,而後便是等待放榜了。

默了文章給楊毅看過一回,各人此次發揮如何,有沒有可能中舉,楊夫子皆心中有數。

因覺賈蘭發揮不錯,楊毅私下還恭喜了賈珠幾句,賈珠這當爹的得意極了,面上還得謙虛一二——楊毅的兒子、侄兒也一道考試,自己也不好太得瑟,惹人生厭就不好了!既曉得長子不大可能落榜,他便把心思放在軍事學堂上,琢磨著將武舉考試、武科會試與軍事學堂銜接起來。

武舉考試、武科會試的透過者今後需到軍事學堂進行專業學習,才能得封武職,以免認識短淺,戰場上誤判軍情。

這一建議得到兵部尚書的大力支援,廷議後,也順利頒佈天下。

除此之外,身為打過仗的人,賈珠深知斥候的重要性,還極力推動軍事學堂設立斥候課程,並受系統啟示,把軍用“望遠鏡”的製作圖紙上交永嘉帝,由工部仿製,向各地軍中配備。

除了這些舉措,他還提出改進火器。

大炮和手銃方面,因有靖海侯繳獲的西洋戰艦上的一應物什,工部武器坊可以借鑑,仿製不過時間問題,倒不必愁。

只軍事學堂要設立火器課,京營節度使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倒叫賈珠有些意外。

這位徐節度使的理由是學堂在城裡,火炮、手銃射程遠,破壞、響動又大,且危及陛下安危,不可不慎。

此事在朝堂上引發極大爭議,賈珠寸步不讓,提及不學火器,貿然上陣使用,兵士傷亡極大,且洋人的火器發達若斯,說不得蒙古那邊也有流入。

若一味保守,被敵人超過,那就太被動了。

至於選址,火器課可以搬至薊州鎮。

那邊為軍事重鎮,百姓早遷走了,多是軍戶,劃定一片區域進行軍事訓練不是難事,還能趁機震懾附近的蒙古、女真,何樂而不為?薊州離京不近,永嘉帝和內閣諸臣被說動了。

只汪閣老提了句“控制課程學生人數,每次不可過多”。

賈珠知其憂慮,不過是擔心去的人多了,若有個萬一引發亂子,那就不好了。

應下此事,他還是跟皇帝和汪相解釋了一回——火器營只用一門舊火炮,射程有限。

且手銃只配一把,連帶彈藥,皆由學堂管理,只在課上使用,課後立即收回,想來安全無虞。

他既這麼說了,永嘉帝和汪相對視一眼,都表示沒意見。